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5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于2周内行肝脏CT及MRI扫描,将扫描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158例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肝癌129例,良性29例。其中CT诊断敏感度为72.9%(94/129),特异度为41.4%(12/29);MRI诊断敏感度为86.0%(111/129),特异度为79.3%(23/29),MRI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P<0.01)。结论MRI对于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价值优于CT,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仍应结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无痛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1,P<0.05)。观察组患者肌松的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且该麻醉方法可以达到无痛,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33)与内镜组(n=34)。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内镜组采用内镜治疗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内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97.0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内镜组患者2.9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普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均以头颅CT检查确诊,并且患者意识清楚,能进行语言交流,GCS评分均为8~12分。结果实验组血压头痛恶心指数≤五指的有42例,占比84%,≥五指的只有8例,占比16%;对照组血压头痛恶心指数≤五指的有16例,占比32%,≥五指的有34例,占比达到了68%。实验组睡眠时间多于6小时的有45例,占比90%,少于6小时的只有5例,占比10%;对照组睡眠时间多于6小时的有30例,占比60%,少于6小时的多达20例,占比高达40%。结论实施硝普钠控制血压能够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患者的疼痛,应用前景极为乐观。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上消化道取异物术前后护理要点及防止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内窥镜室收治的43例患者均通过奥林巴斯电子纤维GIF-XQ-260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前后进行护理,术中重点进行咽喉部配合内镜术做吞咽动作,内镜进入胃内深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对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分析、总结。结果43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在正确的护理、及时的内镜下上消化道取异物术治疗,痊愈康复。结论对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此类手术成功率、对患者痊愈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