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居家饮食干预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妇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对这60名肝性脑病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电话或者上门定期随访,其中随机将30名患者作为研究组,在随访中特别叮嘱进行饮食干预;另外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随访,对比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经过半年的随访,研究组有2人再次发生肝性脑病,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中有11人再次发生肝性脑病,复发率为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居家期间进行饮食干预,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肥胖和胆管癌的相关性,为肥胖、胆管癌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以邢台医专附属二院外科接待的肥胖症患者、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单纯肥胖症患者146例,纳入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患者31例,纳入单纯胆管癌组,胆管癌合并肥胖患者43例,纳入合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卡健康人群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rs8050136、rs9939609基因分析。结果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合并组的rs8050136的CC、AC、AA比重与rs9939609表达TT、AT、AA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rs9939609TT比重低于对照组,AT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性眩晕发病与椎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颈性眩晕患者93例,年龄26~80岁,平均54.5岁.病程1周~30年,平均46.2个月.由颈椎运动负荷试验诱使颈性眩晕患者其发病,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动态观察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的变化及其诱发症状情况.结果93例患者中,被颈椎运动负荷试验诱发颈性眩晕发病者85例,阳性率为91%;近红外光谱仪检测椎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异常改变者82例,阳性率为88.2%.左右两侧椎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变化的阳性率分别为69.9%和76.3%,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性眩晕发病与椎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变化有关,左、右两侧椎动脉在颈性眩晕发病上权重相当.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和近红外光谱仪检查有助于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近红外光谱仪,交感神经,椎动脉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betweenthechangesofcerebralbloodflowandcervicalvertigo,andresearchthepathogenesisofcervicalvertigo.Methods93patientswithaverageageof54.5year-oldwererandomlyselectedfromthepatientsofvertigo,whowerediagnosedofcervicalvertigobyanalysisoftheirmedicalrecord,examinationandtheeliminationoftheothertypesofvertigo.Thenthepatientisaskedtotakethecervicalmotionloadtest.Atthesametime,thepatient??sinducedsymptoms,theNIRScurveanditsdatachangesaredynamicallyobserved.Results85patientsareinducedtosymptomswithincidenceof91%.NIRSchangesarefoundin82patientsof93withadiseaseincidenceof88.2%.Among82cervicalvertigopatientswhohavetheNIRSchanges,65arefoundwithchangesinthebloodsupplyingareaofleftvertebralartery(69.9%),and71arefoundwithchangesinthebloodsupplyingareaofrightvertebralartery(76.3%).Thereisnoobviousdifference(p>0.05)betweentheleftandtherightside.ConclusionCervicalvertigoisrelatedtothedysfunctionofvertebralartery,.Thereisno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heleftandtherightareassuppliedbyvertebralarteryinpathogenesisofcervicalvertigo.ThecervicalmotionloadtestcombinKeedywwiotrhdsNIRSisvaluableforthediagnosisofcervicalvertigo.CervicalVertigo;Pathogenesis;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ervussympatheticus;Vertebralartery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88-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宁片治疗癫痫病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癫痫44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西药及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癫痫宁片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4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试验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8.1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27.28%,且观察组近一个月内癫痫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宁片治疗癫痫临床疗效比较明显,能有效减轻并预防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中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110例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对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患者对中药治疗方法进行使用。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治疗有效率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眼底治疗有效率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5.41±34.21)μm为对照组患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249.87±37.51)μm为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两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形患者治疗中使用中药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所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该将该治疗方法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近视性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为今后临床医学提供资料,便于指导今后工作。方法收集近些年入院治疗RRD的患者200例做为研究样本,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在手术中的临床情况、手术解剖复位情况以及裂孔大小,在总结手术临床方式的同时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分析临床治疗中裂孔大小和视网膜脱离时间的不同对于恢复视力的影响,从而判断手术成功率。结果20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解剖复位通过一次性手术的共计173例,占总患者数的86.5%;经过一次、二次包括三次手术从而复位的总成功率为94.5%。在治疗研究中发现,视网膜的复位情况会受到近视程度以及年龄因素的影响,即在研究治疗中,近视程度越高的RRD患者复位情况越不理想,年龄越大的患者在治疗近视性RRD时复位率低于年龄小的患者。结论临床上针对近视性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手段中,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方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因患者而异。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进行视网膜脱落复位手术时成功率较低,近视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复位成功率低且视力恢复情况差。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手术过程以及患者手术过后的视功能恢复。
简介:摘 要:野战部队人员集中、密度大,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相对较高,用到AED的机会相对较多,分析野战部队配备AED的必要性、紧迫性,发挥维护官兵的生命健康的作用,为其他野战部队急救工作提供借鉴,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保障。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收集北京地区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相关数据,统计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率前10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56.50%)、粉尘螨(54.12%)、花(28.70%)、杂草(23.91%)、交链孢霉菌(22.79%)、艾蒿(19.64%)、树Ⅱ(17.00%)、树Ⅰ(16.58%)、藜(14.38%)、蟑螂(10.76%)。成人组中葎草、艾蒿、干草尘埃、狗上皮、羽毛、松、树Ⅰ、豚草、杂草的阳性率分别为17.29%、24.21%、12.20%、12.45%、2.24%、8.56%、18.85%、14.57%、27.53%,均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组(1.75%、14.68%、3.69%、5.73%、0.35%、4.64%、14.47%、10.86%、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和青少年组中交链孢霉菌、动物毛、新月弯孢属、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为29.77%、15.68%、4.82%、61.02%、61.76%,均高于成人组(3.74%、6.12%、1.25%、54.81%、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尘螨、花粉、交链孢霉菌是北京地区AR最重要的变应原,2组具有相似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但尘螨、交链孢霉菌过敏儿童和青少年组显著高于成人组,花粉过敏成人组显著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