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了解飞行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对飞行的影响,为飞行人员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及医学鉴定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12年12月间住院诊治的飞行人员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20年间飞行人员肝炎病毒感染发病人数逐年减少,住院患者66例,占同期飞行人员住院患者的0.58%,近5年来下降至0.26%,与前15年间0.83%比较明显下降(P〈0.001);在同期传染病中占比为61.11%,近5年为72.22%,与前15年间58.89%比较仍为传染病中最主要种类(P〉0.005);临床感染类型包括甲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4.62%)、乙型56例(84.85%)、丙型4例(6.15%)和戊型3例(4.6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多。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症状轻微,较多的是乏力(34.85%)、纳差(18.18%)和肝功能异常,其中ALT升高26例(39.39%),AST升高22例(33.33%)。66例患者中,飞行结论不合格52例,停飞率78.79%。51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论飞行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和在飞行人员疾病构成上的比例总体上在逐年下降,但仍是传染病的最主要部分,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肝炎病毒感染是飞行人员传染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停飞的最主要的原因。
简介: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性电位(VEMP)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40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短纯音双侧给声双侧进行了记录。记录40名健康飞行员VEMP的p13和n23波潜伏期、p13/n23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结果40名健康飞行员均记录到VEMP。p13波的潜伏期为(13.50±1.20)ms;n23波的潜伏期为(21.35±1.60)ms;p13/n23波间幅度为(169.70±38.50)μV;双侧幅度的不对称比(AR)为0.12±0.1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EMP参数标准的常模,为促进VEMP在军事飞行员医学选拔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飞行员疗养期间康复治疗需求。方法选取120名飞行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治疗需求、教育需求等多方面入手,详细了解飞行员在疗养期间的康复治疗需求。结论120名飞行员在疗养期间的康复治疗需求主要为治疗时间更加科学70.83%(85/120)、希望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强化自我保健能力60.0%(72/120)、愿意在疗养期间接受康复评定52.5%(63/120)、在疗养期间播放轻音乐有助于提高疗养水平49.17%(59/120)。结论飞行员疗养期间的康复需求较为复杂,并且我院在相关工作中还存在提升空间,所以需要从飞行员的康复治疗需求入手,不断提高医护能力,最终为飞行员提供更高水平的医护服务。
简介:目的研究歼击机女飞行员月经周期中不同时相的辨色力变化情况。方法应用Farnsworth-Munsell100(FM100)色棋检查10名歼击机女飞行员、10名普通女性及10名歼击机男飞行员辨色力的变化,记录女性月经周期第2天(行经时相)、第10天(卵泡时相)、第22天(黄体时相)及男飞行员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月经周期相同时相中,女飞行员与普通女性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女歼击机飞行员还是普通女性,卵泡时相的色觉总错误分值最小,但任意两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女飞行员和普通女性)任意月经周期时相中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均小于男飞行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歼击机女飞行员在月经周期中卵泡时相的辨色力略好于其他两时相,女性飞行员辨色力好于男性飞行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位肛瘘患者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法以及传统实挂线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高位肛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实挂线法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对比2组高位肛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高位肛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功能正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肛门部分失禁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肛瘘患者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可将其康复的时间缩短,更好对其肛周功能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与传统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11月~2021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48)行传统X线检查,研究组(n=48)行DRX检查。以患者CT诊断结果为准,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效果。结果:(1)DRX线投照技术诊断所得中期、晚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X线诊断,差异显著,P<0.05。(2)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诊断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差异显著,P<0.05。结论: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优势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但就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仍存在应用局限,需联合其他诊断技术予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