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再植术后一般常规使用解痉剂与抗凝剂,绝对卧床1周,加之创伤给患者带来较重的思想压力,这些都使再植术后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甚则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有效预防与处理并发症,是再植术后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再植术 术后并发症 预防 尿路感染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简介:自王成琪(1997)对手指部分组织块离断施行了再植获得成功以来,不断有类似报道。但因手指离断组织块小,往往缺乏知名血管或可吻合的血管细小,再植难度较大,成功的报道不多。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8例20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18指,大部分成活2指,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原位再植 离断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离断 离断伤
  • 简介:影响指尖再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静脉回流的重建和静脉回流障碍的处理。我们于198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指尖离断再植826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122指。本文通过对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中及术后预防静脉回流障碍的处理措施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指尖 再植 静脉回流 护理
  • 简介:拇手指末节软组织离断伤不乏其例,既往均未与再植,主要是因为再植难度大。随着患方要求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2002至2006年本院再植6例,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指末节 离断伤 软组织 再植 医疗技术水平
  • 简介:2005年4月我院为1例右上臂上段完全离断患者行再植,术后患肢顺利成活,并予以康复理疗,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右上臂齿轮绞伤完全离断1h急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P76次/分,BP130/90mmHg。临床可见:右上臂于中上1/3平面完全离断,创缘不齐,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残端肌肉组织外翻,挫伤严重,肱骨断端粉碎性骨折,可见多块游离碎骨片,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断端回缩,未见明显血管神经抽出,伤口活动性出血,可见油性污染,离断肢体创缘皮肤挫伤明显,油污污染较重。

  • 标签: 完全离断再植 右上臂 高位 皮肤挫伤 粉碎性骨折 活动性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血管痉挛临床预防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精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及血管痉挛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血管痉挛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取中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断指再植手术中血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断指再植手术 血管痉挛 围手术期管理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中选取70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2月到2021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非断指再植治疗,试验组接受断指再植治疗,观察再植指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同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结果:试验组的再植指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明显较长,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明显较大,相比较于对照组,P6h、完全离断伤、重度抑郁是独立影响因素(P6h、完全离断伤、重度抑郁是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 断指再植成活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双环节协同标准化心理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通过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4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实践,我们系统实施了双环节协同标准化心理护理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该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促进了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为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推动标准化心理护理在显微外科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 标签: 双环节协同 标准化心理护理 断指再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应用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在3~6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观察组患者在早期联合同时应用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预后的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为73.81%,观察组患者治疗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早期颅骨修补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早期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Paget’s病也称变形性骨炎或畸形性骨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原因不明的局部骨组织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的过度吸收,同时伴有骨的过度形成,但新生骨失去正常形态结构。本病以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较低。吴恩惠等曾有报告,而颅

  • 标签: Paget’s病 颅骨 畸形性骨炎 CT诊断 Paget’s病 X-刀
  • 简介: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很多修补材料因自身的种种缺点已经被淘汰,新型的生物材料仍在进一步开发。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分析结果。方法:SC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生物材修复颅骨缺损文献,检索词为"颅骨缺损(skulldefect);修补(repair);复合材料(material);钛网(titaniumplate);骨水泥(bonecement);自体骨(autogenousbone);硅橡胶(siliconerubber);有机玻璃(organicglassor"pmma"orpolymethylmethacrylate)",共检索文献242篇。结果与结论: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甚多,疗效不一,目前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医用高分子材料、钛金属材料、骨水泥以及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等,采用何种修补材料能将颅骨缺损修复的更加完美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 复合材料 钛网 骨水泥 自体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的脑外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外伤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颅骨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对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治疗后,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效果,具体表现为重度残疾、重度残疾以及表现良好三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神经功能的评分机会没有差别,两组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头晕头痛以及感染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与参考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探讨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进行颅骨修补手术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低,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颅骨修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术后3~6个月实施治疗,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内实施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并发症和预后,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颅骨缺损数字模型,探讨其在组织工程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颅骨缺损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结果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可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并加工为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模型。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临床颅骨缺损建立数字模型,对未来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估其在减少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该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年期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如SF-36量表)。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早期颅骨修补组60例,对照组60例。早期颅骨修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示,早期颅骨修补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早期颅骨修补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早期颅骨修补组患者的整体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早期颅骨修补的应用。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治疗 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