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DCIS作为一种异质性病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传统的以病变细胞形态、结构、分级以及是否坏死存在的分型方法不能准确区分DCIS的亚型,不能对其治疗方式或预后做出较准确的评估与预测,难以满足精准治疗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致力于在基因组学层面对DCIS进行深入的认识与分型,并建立完善的DCIS预后预测的基因模型。笔者简单介绍了与DCIS相关的基因检测,如乳腺癌高通量基因检测(Mammaprint)、OncotypeDX21基因检测、Prosigna等,着重分析了DCIS12基因模型的建立过程、评分方法、对DCIS预后的风险评估及其对DCIS精准治疗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补片(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在2007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31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4例,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者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rolift组平均年龄为(63.29±9.39)岁,小于Gynemesh组的(69.35±5.16)岁(P=0.03)。Prolift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稍重于Gynemesh组(P〈0.05)。两组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Prolift组短于Gynemesh组(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8±3.0)个月,1例(7.1%)术后6个月复查阴道前壁复发I期,1例(7.1%)出现后壁补片侵蚀。Gynemesh组随访率94.1%,平均随访时间(12.4±3.0)个月,4例(23.5%)患者复发,3例(17.6%)患者补片侵蚀。结论Prolift和Gy—nemesh两种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Prolift要优于Gynemesh。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0例)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包括阻滞有效时间、全程麻药用量、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快、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麻药用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1min和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4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4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局部化疗的患者纳入A组,24例采用子宫切开取胚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转阴时间、孕酮下降至未孕水平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2.3)d]短于B组[(8.9±2.7)d](P〈0.05),术中失血量[(35.8±9.3)mL]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优于B组[分别为(317.9±13.7)mL、45.8%](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CSP安全性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骨治疗兔桡骨骨缺损疗效的实验研究。方法:将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同种异体骨供体,28只作为实验受体。按美国组织库标准制备同种异体骨。将受体实验动物双侧桡骨中段切除10mm,制成骨缺损模型。受体实验动物右侧桡骨骨缺损内植入自体髂骨骨粒(对照组);左侧取等量同种异体骨粒同法植入(实验组)。于术后2、4、8、12周,对骨缺损修复组织内OPG蛋白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术后12周,检测两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结果:术后两组未见感染现象发生。术后2、4周实验组OPG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两组OPG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两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骨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骨性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移植相似,并且来源广泛,能够避免因自体骨移植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可以成为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材料。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直径≤30mm)患者4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女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组(微创组,21例)及常规局部切除手术组(对照组,2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为偏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局部复发例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8.57±5.04)min比(37.62±10.44)min,(20.00±9.49)ml比(31.90±14.70)ml,(4.00±0.89)mm比(20.00±4.47)mm,Z=-2.896,-2.739,-5.650,P均〈0.050]。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及局部复发例数分别为1、1、2、4例,对照组为4、3、4、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0.276、0.194、0.194,P均〉0.050)。微创组患者均对乳房术后外观表示满意(100%,21/21),对照组15例满意(71.4%,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直径≤30mm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优于传统局部扩大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