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女,17岁。面部红斑、丘疹、水疱伴疼痛十年,加重20d,皮损消退部位遗留痘疮样瘢痕。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可见坏死,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7散在(+),CD8(+),CD45RO(+),GranzymeB(+),TIA-1(+),CD20(-),CD30(-),CD56(-),EMA(-),ALK(-)。EBER原位杂交(+)。TCR基因重排:未检测到该样本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HVLL,该病后更名为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进一步对国内外文献报道中180例HVLL病例进行分析,简要综述该病的研究历史、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表现以及诊疗进展。
简介:目的:通过持续开展性病监测点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动态掌握珠海市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性病检测能力的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间存在的差异,促进性病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方法:2011-2013年间每年组织一次全市性病监测点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评价,质评项目为衣原体抗原、梅毒螺旋体血清、性病常规阅片、支原体培养鉴定、淋球菌培养鉴定,每项目各5份样本,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和回报检测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和各项目的符合率,对三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1-2013年间珠海地区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性病检测水平连续3年成绩均在良好水平,已通过规范化建设的13家性病实验室3年操作水平(SI)≥0的有9家,占69.2%;未通过规范化建设的8家性病监测点实验室3年操作水平(SI)≥0的有1家,占12.5%;不同实验室操作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检测结果平均符合率均在80%以上,其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的平均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4.4%和97.0%。结论:通过规范化建设的性病实验室检测水平较高且结果较稳定,规范化性病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具有持续性,才能有效促进性病检测质量的不断提高。
简介: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发病率较高。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占64.02%,全甲损毁型(TDO)占19.86%,近端甲下型(PSO)占8.88%,浅表白色型(SWO)占7.24%。共培养出致病真菌376株,培养阳性率87.85%,皮肤癣菌占53.99%,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38.30%;酵母菌属占39.6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2.61%;霉菌占6.3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类型菌种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泉州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2010-2016年收集的淋球菌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及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的流行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测定PPNG菌株。结果:7年间共监测326株淋球菌,检出PPNG106株(32.5%)、TRNG156株(47.9%);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2.9%、87.7%和97.2%。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未检出耐药菌株。四环素耐药率及PPNG、TRNG流行率变化均不明显(2值分别为0.00、0.42、0.00,P值均>0.05);青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变化明显(2=6.25,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94.9%~100%),变化不明显(2=0.75,P>0.05)。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呈上升趋势(77.5%~100%)且变化明显(2=9.91,P<0.01)。结论:江门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敏感,可作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简介:一本临床医生看得懂、用得上的统计书《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形表达实例详解》。由周登远、崔壮、焦振山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3元。本书分为预备篇、统计分析篇和统计绘图篇。预备篇介绍了统计学基本知识、统计方法的选择和如何采用EpiData或SPSS建立数据文件;统计分析篇以SPSS18中文版为介绍对象,实例解说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生存资料和诊断试验中的统计分析,涵盖了临床医学科研中90%以上的数据分析内容;统计绘图篇则在国内首次介绍如何采用GraphPadPrism绘制出版级统计图,以统计方法为框架,以实例详解的方式,简单明了。
简介:目的:分析全球医学真菌生物膜文献概貌,了解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利用汤森路透的TDA软件分析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医学真菌生物膜相关文献的时间、国家、期刊、作者和高频主题词分布,分析引用前20位文献类型及内容,并制作作者合作网络图。结果医学真菌生物膜相关文献自1999年至今文献数量处于稳步增加的趋势,美国和欧洲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文献也主要发表于美国和欧洲的该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前10的作者中有3位来自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皮肤病学系医学真菌中心。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念珠菌属和酿酒酵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医学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其与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医学真菌发挥该毒力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基础。被引频次排位与文献贡献排位作者趋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中国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香港和北京地区。结论欧美仍是该领域的研究大国,近5年中国内地的文献数量和引用率开始增加。临床常见医学真菌和模式真菌生物膜的形成、药敏及其毒力相关机制是医学真菌生物膜的主要研究热点。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敏感性及质粒介导的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淋球菌(TRNG)流行株的变化趋势,为及时修订本地区淋病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珠海性病监测点患者分离的淋球菌43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PPNG)菌株,分析所得的结果。结果:6年间共监测淋球菌432株,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3.2%(273/432)、96.3%(416/432)、100%(432/432),MIC50和MIC90均已超过了耐药标准,未检出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头孢曲松中敏株有136株(31.5%),6年间,头孢曲松的MIC50和MIC90均有一个稀释度的增加。检验显示,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6年间耐药变化趋势以及PPNG、TRNG的流行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头孢曲松中敏率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与2015年头孢曲松中敏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9,P〈0.01)。结论:6年间珠海地区流行的淋球菌耐药变化趋势平稳,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高耐药率情况无显著变化,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处于敏感范围,可作为珠海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PPNG和TRNG流行仍处于高流行率水平,头孢曲松中敏率有所下降有利于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和临床表型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使用韦恩图统计药敏交叉耐药数据结果。结果: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中,17株对四种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全敏感,余139株对四种抗生素单一或多重耐药。其中二重耐药率为19.4%(27/139),三重耐药率为5.7%(8/139),四重耐药率高达28.1%(39/139)。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存在多重、交叉耐药,可能与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作用机理相似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46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决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炔诺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6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4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经期天数、周期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血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性激素水平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2、FSH、P和LH四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周期、血清性激素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临床指导意义重大。
简介:目的:探析白色念珠菌检测对龟头炎的诊疗过程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龟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均为阳性,行菌株培养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菌株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8例患者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92%;白色念珠菌106株(94.64%)。培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敏感率100.00%;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分别为56.86%、60.78%;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均敏感;光滑念珠菌对所有药物均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其余药物均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仍为真菌性龟头炎主要病原菌,其确诊依赖于真菌镜检和菌种培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彻底根治龟头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