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社区2013年8月-2014年7月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我国早期慢性肾脏病人群的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4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表示为eGFR;用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MDRD方程估算患者GFR,比较两种方程在CKD2期及3期的准确性和95%一致性。结果在CKD2期,两者在15%、30%和50%准确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EPI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CKD3期,两者在15%准确性方面也无明显差异;但在30%和50%方面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要优于EPI方程,且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EPI方程。结论EPI方程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比并无优势,可能仍需进行改良以更符合我国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饲患者26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观察组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提高了自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结论正确对老年鼻饲患者有效的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润滑效果,熟悉盐酸丁卡因胶浆、盐酸达罗宁胶浆的用法及作用。提高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0例,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进镜过程中胃镜检查医师右手持含有5g丁卡因胶浆的纱布,边进镜边涂抹胃镜镜身,对照组400例,仅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胃镜检查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检查后的感受。根据不同反应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种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插管和麻醉方面优于对照组,祛泡效果、口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论检查过程中持续涂抹丁卡因胶浆于胃镜镜身,不影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袪泡效果及患者口感效果情况下,镜身携带表面麻醉剂丁卡因胶浆对咽部位起到持续麻醉及润滑作用,弥补单一麻醉方式的不足,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及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治疗的患者10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3例,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和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一种效果理想且安全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简介:目的本文讨论了用口语交流的听障儿童语言发展效果评估的最新实证。方法研究强调,语言评估须足够具体,才能捕捉到细微的词汇及语法缺陷。"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iagnosticReceptiveandExpressiveAssessmentofMandarin,DREAM,译为"梦想")抓住儿童普通话习得的核心特征,是基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普通话儿童来建立常模的综合性的语言测试,可以测量中国大陆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技能。声音和图片通过平板电脑呈现,答案以触屏的方式进行记录,减少了人为差异,使操作更加标准化。结果本文报告了DREAM的题目设计、信度和效度研究等内容。试验研究显示,该测试可提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详细信息。测试可提供诊断儿童具体语言发育缺陷的报告,用来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使更加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成为可能。结论DREAM是转化科学的成功范例——把科研结果从语言习得的循证研究转移到临床评估和干预康复的应用领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普通话语言测试将推动中国听障儿童干预和康复的效果评估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大鼠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表达分布的差异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白噪声115dB2h3d造模,不处理者为对照组.ABR测听分析噪声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噪声暴露前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①ABR: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4、8、16、20、32kHzABR阈值均明显上移,以高频听阈变化更为显著;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的阳性表达较底部明显;噪声暴露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的表达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显著增高;且顶部较底部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③Mn-SOD活性测定: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活性与底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噪声暴露后,Mn-SOD活性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有下降,且底部较顶部更为显著.结论Mn-SOD在螺旋神经节顶、底部区域的表达分布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D105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49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阳性表达率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67.35%vs25.00%,37.69±9.27vs16.22±5.92)(P<0.05);低度分化、浆膜层以外、有淋巴转移胃癌MMP-9、MVD明显高于高+中度分析、未及浆膜层、无淋巴转移胃癌(P<0.05)。结论MMP-9和CD105表达与胃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能预测胃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日等快速康复各项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无增加。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进一步确保快速康复的实施效果,加速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言语识别率测试时于监测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中早期听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常规频率+扩展高频)及言语识别率测试,观察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变情况。结果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分别为(17.9±12.2)dBHL和(18.2±13.4)dBHL,言语识别率分别为(93.6±5.9)%和(91.5±8.0)%;治疗前后地贫患者的常频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言语识别率较治疗前轻度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扩展高频阈值较治疗前有升高,以10kHz、12.5kHz、18kHz、19kHz、20kHz最为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识别率及扩展高频相互结合对地贫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可能更有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前语言期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与结果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交流需要是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前提;”医教结合”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家长与听障儿童的相互作用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要素;韵律因素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首要特征;实时反馈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推动力;父母语言输入形式是影响听障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相当重要。健听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的理论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实践的指南。具体方法可归纳为:①在语言学习中强调交流;②父母所用的语言应该超过听障儿童现有的水平;③应该鼓励并不断巩固听障儿童进行交流,使他们的语言得到更好地发展;④父母应该首先对听障儿童的交流做出回答,而不是着眼于语言结构,并应通过自然语言进程提供如模仿、扩充等新的语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