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为解决煤层渗透率低和瓦斯抽放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而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首次将“顶板强化法”这一煤层气特殊开发工艺理论引入到煤层气抽放技术之中。在文中对于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建立了理论模型,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非常规开发工艺 煤层气 模型设计 应用
  • 简介:二1煤层沿倾向上主要受埋深和地质构造控制,随着埋深的增大瓦斯含量增大:二1煤层沿走向变化主要受褶曲构造控制,区内主体构造是鹿楼背斜,张庄向斜、桐家庄向斜,为瓦斯聚集起到很好的封闭作用。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不仅使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赋存条件变好,而且使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变强,煤层瓦斯含量增大。根据地质特征将井田划分为南、中、北三个采区单元。1993年至2004年发生9次突出,其中南翼采区二单元瓦斯突出2次;中央采区瓦斯突出4次;北翼采区瓦斯突出3次。煤与瓦斯突出全部发生在煤厚急剧变化的区域,说明突出与煤厚变化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瓦斯 赋存规律 突出危险性 预测
  • 简介:膨胀土作为一种特殊的粘性土引发了许多地基与边坡方面的问题。通过野外勘探地下长期观测,揭示了膨胀土的结构分带性和力学强度的时效性,提出了膨胀土边坡设计中分带取值和试验方法。在进行渠坡表面置换措施后,土体浅层失稳主要受控于开挖过程中坡面胀缩影响带的强度。

  • 标签: 膨胀土 渠坡 稳定性 力学参数
  • 简介:基于对阳泉矿区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展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地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煤层含气量分布总体呈现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总体趋势。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分片性,而垂向上变化较复杂,具有分段性特征。矿区具有主采煤层含气量南高北低的总体分布特点,其中煤层厚度对局部区域合气量异常影响显著。

  • 标签: 阳泉矿区 煤层气 含气性 地质因素
  • 简介:在介绍鄂西南岩溶研究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对以往和近期工作程度进行了简要评述与总结,并结合省市(县)发展规划、社会需求与地调规划,提出鄂西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2015—2020年工作计划2021—2030年工作展望部署,即针对鄂西尚未开展工作的地区,每年安排6个标准图幅,在2015—2020年完成鄂西南30个标准图幅、13个非完整图幅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2021—2030年完成鄂西地区43个图幅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 标签: 岩溶 工作程度 工作总结 工作部署 鄂西南
  • 简介:河南省煤层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10427.61亿m^3,煤层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7140.38亿m^3。主要储集层二1煤层,二1煤层为全省普遍发育、属较稳定型的可采煤层,煤厚0~37.78m,平均5.35m,具北厚南薄、自西向东有薄~厚~薄的变化规律。二1煤含气性各煤田存在一定差异,豫北、豫西中南部煤田为中高煤层气含量区,豫西西部和豫东东部煤田为煤层气低含量区。根据储层的煤厚、含气量、煤层气资源丰度、煤级和煤层的渗透性等因素,将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前景划分为有利、较有利和潜力区三类地区。

  • 标签: 河南省 煤层气 勘查 分析
  • 简介:第五篇GPS误差源对测地定位的影响按测量误差的性质,误差有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与粗差三类。偶然误差从群体上从正态分布规律,主要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密度。GPS观测中的偶然误差主要为观测误差,如对中、量天线高的误差等。系统误差是在大小与方向上具有偏向性的误...

  • 标签: 误差源 相对定位 系统误差 求差法 天线 偶然误差
  • 简介:紫金山金铜矿是具“上金下铜”的特大型金铜共生矿床。金矿和铜矿之间存在20~50m的无矿带或贫矿带,但随着金矿露采的不断推进,露采场东北部金铜矿联合露采金矿境界外、铜矿境界内原地质勘探报告认为的无矿区域不断揭露出低品位金矿体和少量高品位铜矿体。对铜矿体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矿物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成因探讨,表明区内铜矿石主要分布在氧化淋滤亚带和次生富集亚带交汇部位的北东侧。

  • 标签: 紫金山金矿 铜矿石 赋存形态 成因
  • 简介:分析了批煤采样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相关措施。

  • 标签: 煤质分析 采样 国标
  • 简介:目前沁南煤层气田广泛采用多分支水平并开发建产,但受裸眼完井工艺影响,排采过程中局部井眼易被堵塞,导致单井产能降低。通过对多分支水平井井壁垮塌机理、煤粉产出规律等研究后,结果表明多分支水平井井眼堵塞存在主井眼煤粉堵塞、近井筒主井眼垮塌堵塞和中远端井眼垮塌堵塞等三种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堵塞原因分别探索试验了氮气泡沫解堵、主井眼重建和耦合降压等针对性增产措施,现场实施14口井,平均单井日增产量2000m3以上,措施成效较好。

  • 标签: 煤层气 多分支水平井 井眼垮塌 堵塞增产技术
  • 简介:凡口铅锌矿处于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核心区南侧,矿区构造发育,岩浆活动不强,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富、二大、三集中、四隐伏"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从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矿石矿物成分与矿物组合、赋矿地层、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凡口铅锌矿的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产出规律,并分析其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本矿体形成受断裂构造、地层、沉积相三者控制。

  • 标签: 凡口铅锌矿 矿体特征 产出规律 控矿因素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圣胡安盆地水果组煤层气井的钻井、完井、装备和生产过程。对用于裸眼完井和套管完井的钻井液以及射孔和激励技术分别进行了比较。因煤层气井存在某些特殊问题,因此需要改进原生产设备。本文还讨论了水果组煤层气井使用的人工升举方法,例如梁式泵、气举和前进式空腔泵。水处理是大多数水果组煤层气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蒸发装置、蒸发池和水处理井三种水处理方法作了评价。最后,本文论述了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地层评价和布井。

  • 标签: 煤层气井 盆地 地层评价 蒸发 钻井 套管
  • 简介:在分析国内外主要煤国煤层气资源量基础上,可看出中国的煤层气储存量非常丰富,虽然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能大大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供给不足,但是不合理的煤层气井钻、完井方式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产气量。因此,针对储层的伤害问题,提出了适应煤层气储层的钻井工艺和完井方式,并着重介绍了各种煤层气井钻井工艺和完井技术,分析结果说明:采用欠/微平衡钻井工艺与裸眼完井、动力洞穴完井和套管射孔压裂完井等完井技术配套开发煤层气,有利于减小对储层的伤害,从而提高采气量。

  • 标签: 煤层气 储层伤害 钻井工艺 完井方式
  • 简介: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地层产出的煤层气中含有饱和水,随着输送距离和温度变化会产生冷凝水。由于井口套压低,气体携液能力差,冷凝水聚集在采气管线中导致管压升高气量下降。煤层气、水混合物在管线中积液易造成的单井管线冻堵问题,严重制约了冬季煤层气井产能的发挥采气管网安全平稳的运行。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山西煤层气冬季生产过程中,影响低压管网生产的不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和管控方法,提高冬季运行的稳定性。

  • 标签: 煤层气 低压管网冬季运行影响因素 治理对策
  • 简介:某堆弃排土场临近河流,其边坡的整体高度台阶高度均较高,受降雨渗流的影响明显更大,在降雨作用下存在潜在危害.结合排土场的堆排情况与周边环境,研究了该排土场在降雨条件下的渗流特性,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的潜在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持续,排土场坡体表面会出现暂态饱和区,并不断向坡体内部扩展;降雨过程中,坡面的孔隙水压力先迅速升为正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坡面达到饱和状态;在降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的相对稳定关系为:坡底>坡顶>坡中,其潜在危害部位为+85 m平台至+170 m平台位置;通过增设安全平台、减缓坡面角的治理方法,可有效控制潜在危害.

  • 标签: 排土场渗流特性孔隙水压力危害治理边坡稳定性
  • 简介:针对新街台格庙矿区立体煤-气资源矿权重叠导致资源难以统筹规划开发的现状,通过调研检索、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矿权立体重叠区的"煤-气"协同开采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煤-气"交叉开采的不利情景主要分为井下煤层腐蚀气井管、采掘过废弃井、地面沉降管线破损和其他经济技术影响等方面,开采模式可按照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归纳为先气后煤、先煤后气和协同共采交叉模式等,并据此给出了矿区天然气走廊规划布置方案."煤-气"协同开采走廊模式下走廊保护煤柱的回收将产生孤岛工作面,孤岛工作面应力分布特征结合矿区的深部开采条件将进一步诱发动力灾害,"短-短-长"工作面布置在最后超长工作面回收时的应力调控有利于弱化煤岩动力灾害.

  • 标签: 矿权重叠"煤-气"协同开采天然气走廊动力灾害控制体系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的开采,分析了我国大采高综采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大采高综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探索、技术引进、国产化替代再到创新引领的整个过程和成功经验,结果表明,大采高综采是我国能源保供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研究支撑了开采技术创新,进而带动了煤炭行业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促进了我国煤机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创新依然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基础,唯有通过工艺创新,方能推动大采高综采技术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矿压显现顶板灾害综采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