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邓尔敬教授(1918~1996)是我国老一辈的资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从1937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作曲,1943年任重庆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到1946年随已更名为国立上海音专的该校复员至上海与老音专合并后继续任教,再到1949年老音专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后历任该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作曲系与指挥系合并为作曲指挥系后又继续任系主任,1984年卸下系主任职再改任院工会主席兼院学术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不仅大半生都和上音及其前身血肉相连,持续校龄和工龄分别长达60年和54年,而且退休前始终都是在作曲系和专业作曲的教学岗位上度过的,在上音作曲系历史上当推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委员会 编辑 文论 作品 国立音乐学院
  • 简介:<正>2012年4月1日,星期日,农历三月十一,干支:壬辰年,癸卯月,壬辰日,冲鸡。宜步行上下班,宜晒太阳,宜走街串巷,宜嘲笑同事,宜办公室暧昧,宜表白,宜瞎掰乱造。忌卖萌,忌装傻,忌记仇。所以……在今天这个欢乐的日子里,爆一下闪编们QQ聊天的猛料,是可以的吧?

  • 标签: 卯月 气场 杨幂 给你 刘恺 王辰
  • 简介:当我们编发这一期稿子的时候,正是春风送暖的大好时节。和今年第一期《上海戏剧》同时送到读者手中的“征求意见”信,也在这时陆续寄回到编辑部。其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这一封封诚挚,热忱和充满真知灼见的读者来信,无疑比自然的春风更加温暖,使我们倍感亲切,振奋。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那些意见提得十分尖锐的信。望亭发电厂张逸良在信中这样批评我们:“贵刊

  • 标签: 答谢读者来信 编辑部答谢
  • 简介:荣宝斋总编辑兼常务副总经理、著名书画家王铁全因病医治无效,于二0一一年二月七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五十七岁。王铁全,一九五三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祁县。

  • 标签: 总编辑 荣宝斋 王铁 逝世 副总经理 书画家
  • 简介:电台音乐编辑工作,是整个电台音乐节目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电台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掌握音乐艺术语言、把握音乐审美特征、稳握音乐编辑要点三大理论层面,对电台音乐编辑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 标签: 电台 音乐 编辑 语言 审美
  • 简介:《纪录片编辑室》,是上海电视台于1993年2月创办的栏目,它每周播出一期,重播一次,每期40分钟。它是一档时代感强、贴近生活、通俗好看、很有追求的纪实栏目。在全国,在黄金时段为电视纪录片专辟栏目播出,上海电视台是第一家。它的开办,标志着长期受冷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逐渐成为观众收视的热点,仅仅几个月,它就成为上海电视台诸多栏目中的拳头栏目。《纪录片编辑室》的崛起和它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它首先表明,观众不仅需要反映快捷、视野广阔、信息密集的新闻报道,而且欢迎对事件和人物作深度的展示和有血有肉的表现。电视纪录片恰恰在这点上,满足观众的需求。当然,如果仅止于此,并不

  • 标签: 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编辑室 栏目 电视台 观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编审,著名漫画家,原《文艺研究》编辑部办公室主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吴祖望同志,因病于2015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吴祖望,1925年2月25日生,浙江奉化人。1946年至1949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学习;1949年至1952年在清华北大哲学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中央歌舞团从事设计工作;1958年至1973年在国家对外文委展览工作室从事设计、编辑工作。

  • 标签: 吴祖望 著名漫画家 浙江奉化 编辑家 哲学系 中国版画家协会
  • 简介: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飞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确立西藏人民国家主人的地位,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进入崭新历史阶段.过去的40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建立的40年,是我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实践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实践并取得伟大胜利的40年.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西藏的图书出版事业也同其它行业一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标签: 西藏 图书出版业 区域自治制度 小康社会 民族团结
  • 简介:中国当代水墨画界存在着两个迷信,一是过于相信笔墨或笔墨的表现力,二是自以为是地相信一些画面形象的意义,如混沌意象的宇宙感、方与圆的阴阳哲学或者矫柔造作变形后得到的所谓的深刻性,等等。当代中国画太缺乏观念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谷文达为代表的"宇宙流"水墨画将传统积墨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相结合,

  • 标签: 中国当代 新方法论 水墨画 八十年代 痕迹 迷信
  • 简介:2009年4月22日至5月18日,“中国动力——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北京举办,“继古开今”是其中一个单元。笔者参加了该单元的学术座谈会,从该单元的参展作品以及与会者的发言中,笔者延伸、归纳出两个问题:一是长久以来雕塑对“继承传统”这一问题的无视和无作为(主流如此,并不否定个别艺术家的探索成就,如滑田友等),此为“陈疴”;另一个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情况下,时下雕塑意识到继承传统的迫切性,但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即对“传统”进行了抽象化解读,对传统题材进行了符号化借用,此为“新疾”。

  • 标签: 继承传统 雕塑 中国和平崛起 学术座谈会 参展作品 艺术家
  • 简介:本文着眼于当前诸多产品设计案例,分析了跨设计(CrossoverDesign)在功能、造型元素、材质、品牌等方面的运用手段一并提出四种跨设计法则。就设计出发点为Crossover取向的设计动机而言,有必要反思该设计趋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标签: 产品设计 设计趋势 跨界设计
  • 简介: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这里一直不曾演奏过索菲娅·古拜杜林娜(1931—)的作品。无法找到那时她的乐谱和唱片。可就在这同一时间里,古拜杜林娜的创作却在全世界得到了承认,演奏她的东西就会成为国际音乐节上的一件大事。只是在不久以前,古拜杜林娜的创作才来到了国内广大听众的身边:在莫斯科和彼得堡

  • 标签: 曲界 国际音乐节 索菲娅 彼得 诺诺 先锋派
  • 简介:当今中国的版画教学一方面是严格遵循传统的经典版种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版画的意识和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观念,利用新媒介来探索版画的多种可能性。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的版画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综合与跨”的教学与创作实践。综合与跨不仅是一种实践行为。也应该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看,这种思维方式的建立是对整个艺术教育原有系统的一次大的提升与突破,也是当下中国反思创新教育模式的一个有力注解。同时,也可以将“综合与跨”看成是版画自我审视的一种角度和方式。

  • 标签: 版画 综合 跨界 思维方式
  • 简介:狂放的笔触,艳丽的色彩,细密的线条,旋动的体块……一幅幅作品刺激着人的视觉神经,调动着人的情绪、情感。或让人畅快、让人神往,或让人缠绵、让人纠结。生命的喷发,精神的向往、灵魂的升腾……这就是汪京元三空间抽象绘画艺术带给人的感受。也许你暂时看不懂这些绘画,但这些作品一定会给你留下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画呢?这些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呢?抽象绘画艺术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中的精神》里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

  • 标签: 京元 三界 康定斯基 汪京 蒙德里安 波洛克
  • 简介:为繁荣和提高舞蹈艺术,文艺界的志士仁人已通过各种努力运作了多年,可是舞人们翘首期待的舞艺术的繁荣景象并没有到来。芭蕾舞、现代舞、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除了各类汇演或大赛时热闹数日外,全国亿万观众欣赏到的舞艺术依旧是盛行的舞伴歌。中国的舞艺术究竟怎么了?我...

  • 标签: 培养观 观众欣赏 开发观 舞蹈理论 文艺团体 舞蹈教育
  • 简介:在京剧发展史上,民国是个繁盛期,京剧职业演员不仅涌现"三大贤",还有"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票届也有众多的贤能之士,他们或为前清皇族贵胄,或为官宦之后、社会贤达。如人称"涛七爷"的爱新觉罗·载涛、人称"侗五爷"的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风流名士袁寒云、卧云居士爱新觉罗·玉钦、大收藏家张伯驹等等。

  • 标签: 人生 戏剧 爱新觉罗 发展史 袁寒云 张伯驹
  • 简介:如果巧克力能发出声音的话,那一定就是低音提琴的声音。巧克力的甜味与抱着低音提琴演奏时感受到的振动所带来的满足是一样的。降B这个音尤其好‘吃’,就像是比利时黑巧克力那样完美。

  • 标签: 低音提琴 卡尔 巧克力 比利时 声音 演奏
  • 简介:近日,杨丽萍跨之作新媒体情景剧《黄山映象之“天仙配”》在安徽黄山景区进行长期定点演出。《黄山映象》结合了杂技、武术和现代舞等表演元素,并引用现代高科技装置和灯光特效,逼真再现黄山奇峰、怪石、云海,不但创新讲述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又立体化地呈现了黄山的秀美风景和深厚的徽文化底蕴。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杨丽萍团队的独家专用灯具提供商,以其优良的产品质量,稳定的产品性能,优质的售后服务,获得杨丽萍一如既往的信任与赞赏。

  • 标签: 杨丽萍 黄山 演出 珠江 现代高科技 爱情故事
  • 简介: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声乐跨演唱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声乐演唱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入手探讨,通过追溯美声唱法的历史,在肯定美声唱法风格的发音方法和技巧的科学性上作进一步的延伸,以“有法”到“多法”再到“无法”的过程来最终说明这一过程作为声乐演唱学习必要前提的不可或缺性和“无法”演唱理念作为跨演唱理念的重要性。“无法”演唱理念使得表演者在尝试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并将其完善,在通俗演唱风格、民族演唱风格与美声演唱风格之间自由转换中做到真正对人声演唱的“回归”。

  • 标签: 多元化 跨界 “有法” “多法” “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