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核磁共振(MRI)简易序列(AP)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MRI检查,采用AP和常规序列(FDP)两种检查方法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AP 包括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4期图像,FDP包括矢状位T2WI、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7期图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各自诊断并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再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序列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独立阅片时,相同医师在不同序列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856、0.900,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22、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序列在不同医师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744、0.822,通过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89、0.8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共同阅片,AP和FDP诊断恶性肿瘤在BI-RADS分类的敏感度分别为89.8%(95%CI:0.785~0.958)、91.5%(95%CI:0.806~0.968),特异度为71.0%(95%CI:0.518~0.851)、77.4%(95%CI:0.585~0.897),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698~0.910)、0.845(95%CI:0.748~0.941);两种序列诊断恶性肿瘤在TIC类型的敏感度分别为86.4%(95%CI:0.745~0.936)、89.8%(95%CI:0.785~0.958),特异度为61.3%(95%CI:0.423~0.776)、67.7%(95%CI:0.485~0.827),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3~0.855)、0.788(95%CI:0.679~0.897),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和FDP的扫描时间分别为(11.97±0.94)min、(21.25±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的平均阅片时间较FDP减少13.5%。结论与FDP相比,采用AP可缩短乳腺MRI扫描时间并能保持诊断效能,可作为高危人群乳腺肿瘤MRI筛查的改进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磁共振DWI序列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在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MRI常规扫描以及DWI扫描。观察扫描结果。结果:与MRI检查组相比较,DWI组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检出情况显著更高,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在DWI中,超急性期以及急性期全部为高信号,而亚急性期中有59例为高信号。DWI病灶最长直径以及ADC值,亚急性期以及急性期均大于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小于亚急性期。结论:选择DWI序列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人类白细胞抗原罕见等位基因HLA-DQB1*03:90N的序列,探讨检测方法,以提高HLA分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equence-specific oligonudeotide probe,SSOP)对2018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深圳分库登记的22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HLA分型检测,针对1例HLA-DQB1罕见等位基因进一步选择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sequence-based tying,SBT)技术和基于Ion Torrent S5平台的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分析技术进行确认。结果HLA-DQB1位点SSOP分型结果显示为罕见等位基因,经SBT复核发现序列在第2外显子疑似插入或缺失,最后通过NGS确认结果为DQB1*03:90N,DQB1*06:01。结论经SSOP法检测得到的罕见等位基因不能轻易排除,应借助多种方法复核确认,保证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性。罕见等位基因或新等位基因序列存在碱基缺失,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可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不同序列检查在儿童肘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台州骨伤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肘关节外伤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X线和MRI检查,其中,MRI检查序列包括三维双重回波稳态序列(3D-DES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IWI)、T1快速反转恢复序列(T1-TIRM)、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MRI不同序列证实,骨骺骨折62例。按照Salter-Harris骨折分型分布:Ⅱ型23例(37.10%)>Ⅲ型17例(27.42%)>Ⅳ型12例(19.35%)>Ⅰ型10例(16.13%)>Ⅴ型0例(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6,P=0.025)。78例患儿肘关节外伤中,73例出现骨髓水肿,其中,距离骺板1 cm范围内骨髓水肿62例,距离骺板1 cm以外11例,无骨髓水肿5例,骨髓水肿与骨骺骨折具有相关性(r=0.174,P=0.006)。患儿肘关节骨骺损伤Ⅰ~Ⅳ型均可伴有关节软骨损伤,3D-DESS对关节软骨损伤有较好的显示效果。结论MRI不同序列检查对儿童肘关节外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减少儿童骨骺骨折、骨髓水肿、关节软骨损伤的误诊、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美容缝合术后瘢痕激光干预时间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面部美容清创缝合术后2~12周开始激光瘢痕序列治疗,且治疗3次的患者资料,共212例,男115例,女107例,年龄(25.50±10.67)岁。212例患者以开始激光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4组,分别在术后2周(A组)、4周(B组)、8周(C组)、12周(D组)开始,采用595 nm染料激光进行瘢痕治疗,当瘢痕温哥华评分量表(VSS)中血管分布的评分低于2分时,更换为CO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间期均为8周。整个激光治疗间期,所有患者均辅以硅凝胶制剂常规抗瘢痕治疗。末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各组内与组间瘢痕治疗前后VSS评分采用秩和(Friedman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同时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统计临床色素沉着、水泡及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采用卡方和F检验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212例均完成了3次激光治疗。治疗前VSS评分分别为A组3(3.00~5.00)分、B组4 (3.00~4.00)分、C组6(5.00~6.00)分、D组6.5(6.00~7.75)分,3次治疗后评分分别降至2(2.00~3.00)、2(2.00~3.00)、4(3.00~4.00)、4(4.00~4.75)分,组内比较,各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组间两两比较,A、B组各时间点V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与C组、A与D组、B与C组、B与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A~D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0.77%(42/52)、75.61%(31/41)、56.41%(22/39)、47.50%(38/80),A、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有3例出现水泡,其中2例出现中度色素沉着,末次治疗后6个月内均缓解。结论面部外伤术后2周至1个月内进行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序列治疗瘢痕,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术后2~3个月开始激光治疗的瘢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7例,术前均行多序列MRI、MRS影像学检查。47例患者由术后病理确诊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统计其影像学诊断符合率,分析MRS扫描相关指标值。结果4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1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29例。多序列MRI联合MRS对脑胶质瘤高级别、低级别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项多序列MRI(χ2=5.600、6.026,P=0.018、0.014)。MRS扫描结果显示,低级别与高级别脑胶质瘤肿瘤实质区胆碱复合物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胆碱复合物与肌酸比值高于瘤周水肿区(P<0.05),且相应值高级别脑胶质瘤高于低级别(P<0.05)。结论多序列MRI联合MRS可有效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GiC STIR序列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的AS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MR常规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在斜冠状面图像上将每个骶髂关节分为4个区域。两名从事骨肌影像诊断的高、中年资医师(医师1、医师2)采用Hermann-Braun评分系统分别独立对T2WI脂肪抑制(FS)序列和MAGiC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图像进行BME评分,并统计两个序列检出BME的区域个数,意见不同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医师2于两周后对MAGiC STIR序列图像再次进行BME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MAGiC STIR序列BME评分医师内和医师间的一致性以及MAGiC STIR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医师间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个序列BME评分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个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差异。以T2WI FS序列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MAGiC STIR序列诊断BME的ROC曲线下面积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例AS患者,共计38个骶髂关节,划分为152个区域。MAGiC STIR序列医师间及医师内BME评分的一致性好(ICC=0.936,95%CI 0.912~0.953,P<0.001;ICC=0.910,95%CI 0.878~0.934,P<0.001);两组序列BM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32,P=0.002)。MAGiC STIR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医师间一致性好(ICC=0.876,95%CI 0.833~0.909,P<0.001);两个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44,P=0.622)。MAGiC STIR序列诊断BM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P<0.00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0%、95.1%、89.1%和91.5%。结论MAGiC STIR序列可用于评估AS患者骶髂关节炎BME,且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5个非出血性病灶和32个出血性病灶),分别采用常规序列、场回波序列(F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病灶,分析各序列对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情况及信号特点。结果各序列在非出血性病灶的信号差异较大,其中常规、FE和FLAIR序列分别为长T1长T2、略高及高信号,在出血性病灶上常规序列与FLAIR差别不大,但FE序列为环状或片状低信号。FLAIR序列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FE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且常规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FLAIR序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信号有差异,建议根据病灶是否出血选择相应序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肩周炎、肩袖损伤患者中应用MRI优化组合序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经我院病理分析确诊为肩周炎、肩袖损伤的68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优化组合序列诊断检测,以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为准,分析MRI优化组合序列诊断检测准确率。结果:在诊断结果准确率方面,MRI诊断肩周炎结果准确率为100.00%,肩袖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8.00%,两项检查结果与病理分析诊断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肩周炎、肩袖损伤采取MRI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该病及时进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5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进行诊断,比较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成像的图片质量和检出的准确性。结果: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发现86处病变,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8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8处;经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60处,两种检查重合率93.02%(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4处),检出正确率较高;且图片血管比较清晰,伪影少,与CAG检查的图片质量比较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可以协助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简介:摘要:目的: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重点评估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本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0例患者(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时间段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多序列磁共振检查,将该项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测金标准进行比对,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多序列磁共振检查结果相较于病理金标准,敏感度为26/(26+1)≈96.30%;特异度为2/(2+1)≈66.67%,总体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时,相较于病理检测金标准,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总体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增强T2 FLAIR序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28例疑似颅内肿瘤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序列以及增强T2 FLAIR序列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结果分析,纳入患者中确诊颅内肿瘤者27例。MRI常规序列诊出22例,准确21例;增强T2 FLAIR序列诊出27例,均确诊;增强T2 FLAIR序列诊出率、诊断准确性、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常规序列(P<0.05)。结论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增强T2 FLAIR序列诊断效果理想,疾病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疑似患者的初筛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增强MRIT1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息扫描序列(VIBE)与TSET1W序列检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MR增强检查,增强后先后使用轴位TSET1W序列和轴位VIBE序列。比较2个序列显示转移瘤病灶的数目,SNR,CNR和病灶边缘清晰度,运动伪影评分。结果TSE序列和VIBE序列扫描时间分别为3min23s和16秒。增强后VIBE序列显示病灶的数量与TSET1W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6,P=0.414)。增强后VIBE序列的SNR(432.54±271.60),CNR(233.27±197.65)均低于TSET1W序列的SNR(674.32±375.79),CNR(312.38±20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6,-2.660,P<0.001,0.012).TSET1W序列显示病灶边缘较VIBE序列清晰(Z=-4.082,P<0.001),但运动伪影较VIBE序列明现(Z=2.291.P=0.022)。结论增强扫描VIBE序列扫描时间段,运动伪影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出数目与TSET1W序列相当,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查中取代TSET1W序列具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T2*定量成像(T2* mapping)和基于并行发射平台选择性激发成像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ZOOMit IVIM)序列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共80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39个,恶性结节41个。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 T2WI、T2* mapping及ZOOMit IVIM序列扫描,测量结节的T2*及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良恶性结节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参数模型并计算预测概率值。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和联合参数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组T2*、D、f值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8,P=0.215)。T2*、D、f值鉴别良恶性结节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0.892、0.743,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2%、84.1%、80.0%,特异度分别为65.6%、81.3%、75.0%。T2*联合D、T2*联合D*、T2*联合f的AUC分别为0.925、0.709、0.743,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6.2%、80.4%、80.0%,特异度分别为81.2%、65.6%、75.0%。结论ZOOMit IVIM参数D、f和T2*值在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其中T2*联合D的诊断效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