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激酶蛋白1(DAPL1)低甲基化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外显子(EGFR Del19)缺失突变型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基因组数据共享(GDC) TCGA肺腺癌、TCGA肺腺癌、TCGA肺癌数据库中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DAPL1甲基化水平对EGFR Del19缺失突变患者预后的影响。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两组间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GDC TCGA肺腺癌、TCGA肺腺癌和TCGA肺癌数据库中,DAPL1高表达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27.5%和33.0%)高于DAPL1低表达者(分别为11.0%、11.6%和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28和0.025);EGFR Del19缺失突变亚型肺癌患者的DAPL1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12.8、2.75和2.9)高于EGFR其他亚型突变者(分别为11.6、1.75和1.8,均P<0.05)。TCGA肺腺癌和TCGA肺癌数据库中,DAPL1甲基化水平较低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2.4%和16.4%)高于DAPL1甲基化水平较高的肺癌患者(分别为15.1%和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APL1表达水平与EGFR突变亚型呈正相关(r=0.909,P<0.05),与DNA甲基化呈负相关(r=-0.891,P<0.05)。肺癌患者DAPL1的表达受DNA甲基化调控,进而影响肺癌患者的预后。结论DAPL1的高表达或低甲基化与肺癌EGFR Del19缺失突变亚型有关,DAPL1低甲基化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更长。

  • 标签: 肺肿瘤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样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外显子19缺失突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胃癌组织和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至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与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选择PTBP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进行小干扰RNA(siRNA)转染下调PTBP1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PTBP1敲低组。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TBP1 mRNA和PTBP1的表达。通过MTT法转染24、48、72、96 h后,观察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改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aplan-Meier Plotter预后分析显示,高表达PTBP1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PTBP1胃癌患者[9.2个月(6.2个月,17.2个月)比19.0个月(14.5个月,2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PTBP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78±0.11比3.10±0.19、2.99±0.23。AGS:0.80±0.09比3.55±0.24、3.5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0.57、8.08,tAGS=10.91、13.42;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PTBP1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38±0.04比1.42±0.05、1.35±0.09。AGS:0.17±0.02比1.52±0.08、1.38±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5.94、10.57,tAGS=16.60、20.80;P均<0.01)。MTT结果显示,转染48、72、96 h后,PTBP1敲低组的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25±0.01、0.38±0.02、0.84±0.04,其中转染96 h后的差值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14.32,P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PTBP1敲低组发生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42.00±5.91比116.40±10.23、114.40±10.43;39.60±6.77比125.80±11.51、122.40±5.90。AGS:40.20±7.25比115.60±14.63、117.40±9.12;36.00±5.20比122.40±12.10、125.40±1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4.07、13.50、14.43、20.62,tAGS=10.27、14.75、14.68、16.76;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PTBP1敲低组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1.42±0.05比0.53±0.05、0.57±0.03。AGS:1.34±0.04比0.54±0.03、0.61±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50±0.03比1.64±0.05、1.46±0.07,0.32±0.07比1.42±0.07、1.33±0.07。AGS:0.37±0.06比1.47±0.04、1.36±0.04,0.41±0.04比1.53±0.06、1.3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GC7901=11.63、13.19、18.83、11.68、11.43、10.43,tAGS=15.02、16.23、14.67、12.97、14.45、17.18;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PTBP1表达水平均升高,并且参与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和EMT。

  • 标签: 胃肿瘤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细胞增殖 侵袭和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摘要γ突触核蛋白(SNCG)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特异性的过表达而被广泛研究。目前发现SNCG参与了雌激素、AKT-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微管调节等多种信号通路,并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化疗药物耐药性等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抗肿瘤、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键靶点。

  • 标签: γ突触核蛋白 肿瘤 细胞增殖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核糖体核蛋白B(SNRPB)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SNRPB对肝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starBase v3.0和GEPIA分析SNRPB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肝癌患者预后生存分析;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SNRPB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siRNA)下调SNRPB蛋白的表达,通过MTT实验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下调SNRPB后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下调SNRPB表达后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的改变。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SNRP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其表达水平并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与永生化肝细胞LO2相比,SNRPB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 0.01)。siRNA-SNRPB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内SNRPB mRNA和蛋白表达。MTT结果显示SNRPB敲低组的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降低,其中转染96 h的差值最显著(P值均<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NRPB敲低组肝癌细胞的侵袭(MHCC-97H:121.27±8.12对比46.38±7.54;Huh7:126.50±6.98对比41.10±8.01)和迁移(MHCC-97H:125.20±4.77对比43.18±7.32;Huh7:132.22±8.21对比38.00±6.78)能力显著降低(P值均< 0.01)。Western blot显示下调SNRPB后上皮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间质表型标志物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表明下调SNRPB抑制肝癌细胞EMT。结论SNRPB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参与调控肝癌细胞增殖与转移及EMT。

  • 标签: 肝细胞癌 增殖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小核糖体核蛋白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BRCA1、EGFR的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RCA1、EGFR蛋白的表达及Ki67阳性指数;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BRCA1蛋白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EGFR蛋白阳性组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增殖指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结论BRCA1、EGFR蛋白表达缺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BRCA1 EGFR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胃癌,该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疾病多发于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本文主要针对胃动蛋白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胃动蛋白 胃癌细胞增殖 作用 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W域结合蛋白2(WBP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集正常脑胶质和脑胶质瘤组织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脑胶质和胶质瘤组织中WBP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BP2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U251脑胶质瘤细胞株,建立WBP2沉默和对照细胞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剂盒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分析两组细胞在体内的增殖能力。采用乳酸试剂盒分析两组细胞乳酸分泌。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糖酵解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脑胶质细胞(54.31±5.69)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WBP2蛋白表达水平(169.57±10.6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P<0.01)。与对照组细胞(1.59±0.26)比较,实验组细胞72 h增殖能力(1.05±0.1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5)。与对照组细胞EdU染色率[(67.25±6.98)%]比较,实验组EdU染色率[(19.33±4.89)%]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4,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数量[(64.32±8.91)个]较对照组[(21.38±11.20)个]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4,P<0.01)。实验组细胞培养上清乳酸[(68.54±6.87) μmol/L]含量较对照组[(100.85±9.51) μmol/L]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P<0.05)。结论WBP2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可调节肿瘤细胞糖酵解。

  • 标签: 脑胶质瘤 增殖 迁移 糖酵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 μmol/L的EED226或者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分别为0.8 μmol/L和0.9 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t=-5.266,P<0.01),1.00±0.05比6.67±1.53(t=-6.422,P<0.05)和1.00±0.25比6.30±1.50(t=-5.968,P<0.05),1.00±0.10比6.00±1.00(t=-8.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组蛋白 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肺癌 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异黄酮对 A549细胞作用的蛋白靶点。方法:从玉竹中提取高异黄酮并作用于肺癌细胞 A549; 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高异黄酮作用于 A549细胞的结果。通过 2-ED分析差异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高异黄酮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 A549细胞增殖,并发现 32个点发生了可重复性变化。在变化点中有 5个蛋白为候选有意义蛋白。结论: 5个靶点蛋白( Peroxiredoxin 2, HSP 70 variant 2, Mitochondrial receptor subunit, Heat shock cognate 71 kDa protein, p38 kinase)与细胞的凋亡有关。

  • 标签: 高异黄酮 A549细胞 2-ED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Wnt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收集的112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WISP-2蛋白的表达。采用携带WISP-2基因和空载体的慢病毒感染胃癌细胞株MKN-28,建立WISP-2过表达细胞株(WISP-2组)和对照细胞株(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异种肿瘤移植模型分析两组细胞在体内的生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WISP-2蛋白、凋亡相关蛋白与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WISP-2蛋白的表达水平(89.43±7.51)较癌旁组织中WISP-2蛋白表达水平(193.42±12.09)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9,P<0.05)。WISP-2组细胞增殖(1.21±0.14)明显低于对照组(1.7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6,P<0.05)。WISP-2组细胞在裸鼠中的肿瘤体积[(1 029.32±101.58) mm3]明显小于对照组[(1 930.60±198.4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5)。WISP-2组细胞凋亡水平(21.45±4.91)较对照组(3.41±0.56)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P<0.05)。WISP-2组细胞迁移数量[(231.23±19.3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98.21±10.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3,P<0.05)。WISP-2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1.94±0.34、1.53±0.19)较对照组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0.98±0.24、0.55±0.1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3.018,P<0.05)。WISP-2组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0.58±0.10)较对照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1.27±0.17)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0,P<0.05)。结论WIS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参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

  • 标签: Wnt-1诱导分泌蛋白2 胃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化氢的抗癫痫机制即调控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对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亚基Kir6.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2)癫痫组;(3)硫化氢供体干预组;(4)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KT5823)组;(5)硫化氢供体加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组;(6)硫化氢供体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致大鼠癫痫发作,记录潜伏期、首次发作级别、持续时间;记录癫痫发作时海马脑电图的变化;采用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KG、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结果癫痫组出现Ⅳ~Ⅴ级发作,级别为4.500(4.000,4.875)级,潜伏期短[(10.37±8.21) min], 持续时间长[(69.50±24.37) s]。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的发作级别降低(P=0.004),潜伏期延长(P<0.001)和持续时间缩短(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潜伏期缩短(P<0.001),持续时间延长(P<0.001)。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癫痫波明显减少,波幅与癫痫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癫痫波增加,波幅增大(P<0.001)。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PK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n=5, H=26.714, P<0.001和n=5, F=30.597,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PKG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782±0.064,P=0.023)和蛋白(分别为0.550±0.037和0.145±0.020,P=0.04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n=5, H=27.761, P<0.001和n=5, F=60.659,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Kir6.2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897±0.033,P=0.004)和蛋白(分别为0.384±0.035和0.215±0.016,P=0.02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GMP(P<0.001)、磷酸化PKG(P<0.001)的浓度降低;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PKG mRNA(P=0.047)、Kir6.2 mRNA(P=0.011)、PKG 蛋白(P<0.001)和Kir6.2蛋白(P<0.001)的表达水平则上升,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升高(均P<0.001);尤其是与硫化氢干预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PKG mRNA(P=0.015)、Kir6.2 mRNA(P=0.013)、PKG 蛋白(P=0.027)和Kir6.2蛋白(P=0.017)的表达水平下降,cGMP(P=0.005)、磷酸化PKG(P<0.001)的浓度降低。结论硫化氢可抑制大鼠癫痫发作,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激活海马中cGMP/PKG信号通路上调KATP通道亚基Kir6.2的表达从而降低海马的兴奋性有关。

  • 标签: 癫痫 硫化氢 环磷酸鸟苷 蛋白激酶G 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u-微管蛋白激酶1(Tau-tubulin kinase 1, TTBK1)在丰富环境干预缓解七氟醚麻醉所致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17月龄雌性C57BL/6J小鼠8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只):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 EE)组(EE组)和标准环境(standard environment, SE)组(SE组),分别置入EE和SE预处理4周(每天2 h),最终成长为18月龄小鼠。再将以上SE组和EE组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两组(每组20只):SE+对照组(SE+C组)、SE+七氟醚组(SE+S组)、EE+对照组(EE+C组)和EE+七氟醚组(EE+S组)。SE+C组小鼠仅给予60% O2吸入2 h,SE+S组小鼠给予60% O2+3%七氟醚吸入2 h,EE+C组小鼠仅给予60% O2吸入2 h,EE+S组小鼠给予60% O2+3%七氟醚吸入2 h。停止吸入O2和七氟醚后第1天起,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进行连续7 d的Morris水迷宫试验,记录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于小鼠造模结束后当天,每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TBK1、total Tau、AT8、p-Ser422的水平,每组5只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SE+C组比较:SE+S组第3~7天逃避潜伏期延长,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TTBK1、AT8、p-Ser422、TNF-α、IL-1β、IL-6水平增加(P<0.05)。与SE+S组比较:EE+S组第3~7天逃避潜伏期缩短,EE+C组和EE+S组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EE+C组和EE+S组海马组织中TTBK1、AT8、p-Ser422、TNF-α、IL-1β、IL-6水平减少(P<0.05)。4组小鼠海马组织中total T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干预4周可明显缓解七氟醚麻醉所致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TBK1及相关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有关。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 Tau-微管蛋白激酶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丰富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体相关蛋白激酶2(NEK2)和环氧合酶2(COX2)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两者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7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和2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者组织中NEK2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的NEK2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NEK2表达率(61.43%比20.00%,t= 10.702,P<0.01),NEK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明显相关(t=8.901、9.848,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OX2表达率(64.29%比15.00%,t= 15.182,P<0.01),COX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分别为t=9.043、4.400、10.536,P<0.05)。结论NEK2和COX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检测NEK2和COX2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恶性程度。

  • 标签: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中心体相关蛋白激酶2 环氧合酶2
  • 简介: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蛋白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用3H-TdR掺入率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用western-blotting印迹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蛋白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2.5μmol/L)明显抑制胎牛血清(20%FB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P27蛋白表达;全反式维甲酸明显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DNA合成.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其机制与促进P27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P27蛋白 细胞周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细胞调亡的临床疗效与意义,以期发现抑制宫颈癌发展的有效新药物,为推广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治疗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取若干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细胞,使用天花粉蛋白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其形态、测定MTT细胞的活力及使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等方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天花粉蛋白在体外作用48小时后即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且在20-120ug/ml的浓度范围里,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结论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天花粉蛋白 人宫颈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方法:(1)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mg/ml、1.0mg/ml、2mg/ml、4mg/ml、8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细胞毒作用.(4)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的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的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的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的性质也决定了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F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等5组,每组20只。后3组均按去势大鼠心肌IRI模型处理,其中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按体质量10 ml/kg用相应浓度MOO灌胃。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低于IRI组[心肌梗死率:(26.68±2.29)%、(33.30±3.27)%比(46.30±4.41)%,血清CK-MB水平:(100.01±6.58) U/L、(132.43±8.51) U/L比(173.19±12.92) U/L,血清LDH水平:(137.05±7.01) U/L、(210.76±11.84) U/L比(277.28±21.95) U/L,P<0.01];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高于MOO 2.1 g/(kg·d)组[(33.30±3.27)%比(26.68±2.29)%,(132.43±8.51) U/L比(100.01±6.58) U/L,(210.76±11.84) U/L比(137.05±7.01) U/L,P<0.01]。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高于IRI组(p-AMPK:2.767±0.049、2.071±0.074比1.700±0.043,SIRT1:1.440±0.135、1.114±0.093比0.887±0.110,PGC-1α:1.024±0.113、0.905±0.075比0.639±0.067,P<0.01);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低于MOO 2.1 g/(kg·d)组(2.071±0.074比2.767±0.049,1.114±0.093比1.440±0.135,0.905±0.075比1.024±0.113,P<0.01)。结论MOO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IRI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去势大鼠心肌IRI。

  • 标签: 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集的60例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NAP1L1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SUNE-1,建立对照组和NAP1L1 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周期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素D1(CC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AP1L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定量结果显示,癌旁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31.64±7.01)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91.80±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7,P<0.05)。对照组细胞48 h和72 h吸光度(A)值(1.08±0.08、1.89±0.11)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48 h和72 h A值(0.79±0.08、1.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8、11.570,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09.50±14.4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66.3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5)。接种30 d后对照组细胞在裸鼠成瘤体积和重量[(1 072.90±114.87) mm3、(4.96±0.52) g]显著高于NAP1L1 KD组细胞[(855.90±55.54) mm3、(3.27±0.2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9.425,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55.03±3.09)%]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74.8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P<0.05)。对照组细胞G2/M期比例[(5.61±0.63)%]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14.0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0,P<0.05)。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0.27±1.79)%]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11.4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对照组细胞CDK4、CDK6和CCND1蛋白表达水平(1.23±0.06、1.03±0.09、0.88±0.0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0.41±0.07、0.60±0.05、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0、10.560、19.980,P<0.05)。结论NAP1L1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与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周期变化,进而影响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能力。

  • 标签: 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 鼻咽癌 增殖 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短发夹RNA(shRNA)干扰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ANXA1对PTC细胞的生物行为学影响。方法设计使用具有专一高效性的shRNA在TPC-1和BCPAP细胞系中特异性干扰ANXA1的表达,分别对TPC-1及BCPAP细胞系进行转染,包括特异性ANXA1干扰及阴性对照病毒转染,分为shANXA1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然后通过半定量逆转录PCR(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基因表达,以shANXA1组为实验组,未转染病毒组及阴性对照病毒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细胞ANXA1的表达水平,验证shRNA干扰效率,再通过划痕、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探究ANXA1敲减后对TPC-1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hRNA可高效沉默ANXA1在PTC细胞系中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成功后的TPC-1和BCPAP和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增殖(BCPAP,24 h:F=25.15, P<0.001;48 h:F=6.44,P<0.001;48 h:F=46.94,P<0.001;TPC-1,24 h:F=207.50,P<0.001;48 h:F=202.45,P<0.001;48 h:F=55.89,P<0.001),迁移(BCPAP,F=12511.10,P<0.001;TPC-1,F=3966.10,P<0.001)及侵袭能力(BCPAP:F=94.65,P<0.001;TPC-1:F=681.74,P<0.001)明显下降。结论shRNA敲减ANXA1基因后,TPC-1及BCPAP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表明沉默该基因可降低肿瘤的侵袭性,并初步揭示ANXA1可能是PTC生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

  • 标签: 短发夹RNA 膜联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功能实验
  • 简介: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铁蛋白受体(Tr)检测在胰腺癌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6例胰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PCNA和Tr的表达。结果表明,获腺癌受癌旁组织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1.4±3.4%和57.1±6.1%均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37.5±5.8%;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淋巴结转移,其PCNA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Tr阳性细胞百分率39.5±4.2%明显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21.6±5.8%,且PCNA与Tr在获腺癌中的表达有一致性关系。PCNA和Tr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铁蛋白受体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