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病例区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120例,依据双盲法原则,划分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方式,组间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干预后,比对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联合药物干预方式,可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实施诊断期间选用颈动脉超声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从我院在2021年9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将其归至于观察组;从同时间段内随机选取到我院体检且结果显示健康者90例,将其归于对照组。协商同意后,均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相关指标实施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经两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观察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阳性检出率及斑块或血栓形成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关指标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血管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数值之间差差距较小,可见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实施诊断过程中,选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临床医师合理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1.2月-2022.2月收治的10例接受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药物指导,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术后处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全体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这其中,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率血压升高、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结论: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介入手术围术期间的护理要点,做好对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展开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神经功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1周时的NIHS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1周时的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治疗,相较于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临床疗效更优,应用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是否接受丁苯酞注射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预后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峰流速[(69.42±4.88)cm/s]和平均流速[(35.45±2.85)cm/s]高于参照组[(61.53±4.98)、(31.44±2.32)cm/s],脉动指数(0.55±0.25)低于参照组(0.82±0.12),P<0.05;研究组血管生长因子浓度、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参照组,一氧化氮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脑神经损伤评分低于参照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力指标,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神经受损程度,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检测颈动脉斑块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80例,经"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出184个斑块。分别给予患者单纯MRI检测、MRI联合SMI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检测共检出颈动脉斑块85个(46.20%,85/184),MRI联合SMI检测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个(68.11%,126/18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SMI检测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案性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3例)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病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病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案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