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方法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学护士访谈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护理教育者、护理教学管理者及临床教学护士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8/18和16/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5。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W值为0.096~0.503(P<0.05)。最终建立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化评价、科学培养与管理教学护士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OC)、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β-CTx)、血清钙(Ca2+)、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并对骨代谢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OC水平与Ca2+、25(OH)D3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Ca2+和25(OH)D3呈负相关;血清Ca2+水平与25(OH)D3和PTH呈正相关;结论日龄(2.8±1.8)天早产儿儿骨代谢活跃,此阶段随骨形成增加骨吸收也相应增加,生后应注意补充VitD、钙和和接收充足的日光照射,以降低骨营养代谢性异常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控制率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共选择400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血压控制达标和不达标的患者均为200人,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为A组,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为B组,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用药情况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情况等,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的重要因素是按时按量服药,多参加社会活动,根据症状调整药物剂量,限酒,增加活动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未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重要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的效果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中构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作用。方法:对象以40名神经外科专家为例,通过建立敏感性护理指标体系,并经二轮专家学者函询后,对构建流程及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进而解析专家学者心态、意见的协同统一性、威信程度等。结论为:本组函询问题的第一轮回收率百分之一百点零,内容填写完善率百分之一百点零;第二轮回收率100.0%,填写完整度97.0%。第一轮专家函询CV、Kendall’W等均>于第二轮,而权威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对其开展医学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占大部分,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高血压知识欠缺2.没有按照医护人员叮嘱配合治疗3.没有进行监测随访血压4.自身身体素质与药物副作用影响5.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合理治疗6.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符合控制血压的相关要求7.患者自身情绪原因。结论:通过观察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相关因素,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来说意义重大,为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依据和安全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贫血患者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300例妊娠贫血患者(纳入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诊的2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均行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RBC)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评价检验结果。结果:(1)观察组共220例小细胞贫血(73.33%)、80例大细胞贫血(26.67%);(2)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小细胞贫血患者的Hb、MCH、MCHC、MCV更低,且观察组大细胞贫血患者的Hb、RBC更低,MCH、MCV更高,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原因。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对其开展医学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占大部分,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高血压知识欠缺2.没有按照医护人员叮嘱配合治疗3.没有进行监测随访血压4.自身身体素质与药物副作用影响5.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合理治疗6.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符合控制血压的相关要求7.患者自身情绪原因。结论:通过观察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相关因素,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来说意义重大,为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依据和安全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280例集中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 1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的血糖监测病例分享, 来阐述2 型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自我血糖监测并留有笔记对其血糖控制及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性。 方法 患者因“口干、多尿、多饮 1 年余”入院,住院期间给予每天监测 4次血糖,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出院后每周监测 2~4 次空腹血糖或者餐后 2 h 血 糖。 结果该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20.6 mmol/L,住院第 4 天患者 空腹血糖 7.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6 mmol/L;出院后制定每周 4 次的监测方案并做好笔记记录,第 1 周门诊复查时空腹血糖6.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 mmol/L,根据第1周居家血糖监测笔记门诊医生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第2周患者门诊复查时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结论 出院后患者居家血糖监测笔记,是保障患者血糖稳定达标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生化检测的69例受检者为调研目标,观察其血液标本在不同保存时间内,生化检测指标的表现情况。结果:在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为48h范围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为48h范围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总胆红素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随着血液标本保存时间的延长,少数生化检测指标会受到一定干扰,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验证饮食护理干预对其应用中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采用奇偶数字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内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予以我院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基础护理结合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后血压值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饮食护理干预实施于研究组患者中,患者血压得到明显控制,血压保持在:收缩压(125.87±8.76mmHg)舒张压(80.14±5.23mmHg)相比对照组(145.16±9.47mmHg)(86.34±5.18mmHg)组间差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数据同样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分别为(96.00%)(80.00%)组间差P<0.05。结论:饮食护理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保持患者血压平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将其普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术中护士对护理品质的敏感性指数。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组讨论法和德尔菲法,按照“结构—流程—成果”的思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的敏感性评价体系。结果:通过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的正向因子为100.00%,对问卷调查对象的权威性因子为0.908。第1 轮专家函询对于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 和谐系数分别为 0.214、0.284、0.296,第 2 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为 0.238、0.324、0.259。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结论:所建立的PVT质量敏感性指数是一种结构合理、科学、实用的方法,可以作为PVT患者PVT质量评估及改善PVT质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