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玄武湖自古便是南京重要的水体资源。清末,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会场与玄武湖相邻,为了便于游人在会场与玄武湖之间往返游玩,特在明城墙开辟城门,命名为丰润门(今玄武门),并开辟道路直通今环洲,大大方便了人们往返湖洲,这成为玄武湖从自然山水向近代城市公园转变的奠基之笔。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在历任市政当局重视下,玄武湖的人文生态演变速度加快。刘纪文担任南京特别市市政府首任市长后,市政府接收玄武湖为市有,并在财政局下设玄武湖管理局进行管理,管理局除了"司湖之出产",还负责"亭榭花木之点缀",市政当局开始具备美化玄武湖的意识。何民魂继任南京市长后,开始挖掘玄武湖的休闲潜力,力图将玄武湖建设成为"新桃源",其具体措施有修整湖内路桥、整修湖内古迹建筑、清除湖面蔓草等,使玄武湖初具公园形态,游人渐多。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被正式开辟为公园,1928年12月10日,直接隶属于市政府的公园管理处成立,取代玄武湖管理局行使管理职能,玄武湖成为公园管理处重点建设的城市公园。刘纪文曾设想将玄武湖公园内五洲次第设计、陆续开辟,计划征集世界五大洲物产分别陈设各洲,增进游客博物智识和世界眼光,因此将公园命名为"五洲公园"。南京市政当局多次制定了针对玄武湖的开发计划。但是,至南京沦陷前,真正可供游览的湖洲只有美洲和非洲(今翠洲),其关键问题在于五洲中原本有湖民居住,土地产权公私交杂,土地征收工作并不顺利,且市政府经费支绌,致使各项计划的实施效果都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实现将其命名为"五洲公园"的初衷。马超俊担任市长后,将其改名为"玄武公园",这意味着五洲公园的革命主义理想泡沫被刺破。不过,五洲公园时期玄武湖公园化过程并非完全失败,经过持续的整顿,�
简介:1999~2003年对赛里木湖高白鲑(Coregonuspeled)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个体多在1+龄达到性成熟,为96.1%;雌性个体1+龄达到性成熟的为18.2%,其余多在2+龄达到性成熟.其繁殖期为12月下旬到第二年1月份,雄性从9月到第二年1月都有流精个体;雌性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3360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82粒/g,繁殖期平均卵径为1.70mm.其体长与繁殖力关系方程为:F=0.01401L4.3948(r=0.857).体重与繁殖力关系方程为:F=130.121W-64196(r=0.898).本文还系统地描述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周年变化.
简介: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26年生刺槐+臭椿混交林(RA)、刺槐+白榆混交林(RU)和刺槐+白蜡混交林(RF)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RP)和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刺槐混交林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中,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不同林分之间表现为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无林地,RP、RU、RF、RA的脲酶活性分别是CK的4.02、4.74、5.08和5.01倍;3)在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土壤因子方面,刺槐混交林较其纯林表现为降低了土壤密度、pH值和含盐量,增大了总孔隙度,增强了蓄水性能,增加了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4)总孔隙度、细菌、固氮菌、全N和有机质等土壤因子对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建议用这些土壤因子作为评价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指标。
简介:百宜镇是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百宜平面椒"的主产地,研究该区域辣椒地土壤养分状况,对指导区域辣椒种植和配方施肥,促进辣椒产业绿色发展,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百宜镇辣椒产地土壤表层(0~20cm)样品128个,分析检测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8个指标,利用分肥力系数和修正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值在4.55~7.08;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在0.12~4.13g/kg和82.01~972.75mg/kg;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在0.04~2.70g/kg和0.50~111.00mg/kg;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50~26.20g/kg和22.00~530.00mg/kg。(2)对研究区土样8种养分指标进行分级,土壤样点pH值主要为酸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全氮整体丰富,全磷处于中等水平,全钾中等偏低,碱解氮丰富,有效磷中等偏上,土壤速效钾普遍缺乏。(3)研究区辣椒地土壤综合肥力值在0.9~1.8。综合肥力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高,西部和东北部相对较低。建议研究区实行"减氮、适磷、增钾",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以土壤养分检测和辣椒需肥特性为依据开展科学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辣椒种植效益。
简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本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蚕农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性质的建立在农村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专业经济组织。它的主要特点是专业、自愿、民主、具有互助性质的经济组织。几年来,广西桑蚕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跃居全国蚕茧产量第一大省。广西一些桑蚕生产先进县市的蚕农为了自身利益,已纷纷自发组建“蚕农专业合作社”或“蚕农协会”,通过“协会”工作职能的作用,使当地蚕农会员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组织,并按照“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标准化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进县市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