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征评分对大量输血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输血方案分别为输血征评分指导输血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导输血,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输血率、输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征评分指导下的大量输血可有效降低输血率,减少输血量,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上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输血指征评分 大量输血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错构瘤息肉是一种罕见疾病,镜下一般难以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了3例胃错构瘤息肉,其中2例患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超声镜提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呈混杂回声,可见无回声区,拟诊平滑肌瘤或间质瘤;1例镜表现为带蒂息肉。通过分析3例患者镜、超声镜及病理特征,并查阅文献进行总结。

  • 标签: 错构瘤 息肉 胃错构瘤性内翻性息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中等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患者对手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随访超过3月的皮瓣均血运良好,色泽及弹性与受区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中等面积缺损,既能满足创面修复的要求,且费用及手术风险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易于在基层推广。

  • 标签: 指腹缺损 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8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皮瓣成活。结论采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筋膜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指端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手外伤,临床上虽有多种皮瓣修复,但术后常存在感觉功能或外观欠佳等弊端。自1997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含神经背支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指端缺损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神经 皮瓣修复 常见 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主、被动活动对屈肌腱Ⅱ区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屈肌腱Ⅱ区修复术后患者36例随机分组,分别采取早期主动活动(early active motion,EAM)和早期被动活动(early passive motion,EPM)方案进行干预,16周后评估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握力(比)、捏力(比)、Strickland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测量患TAM,EAM组为(215.48±22.75)°,EPM组为(191.00±33.15)°,P<0.01;EAM组的握力比为(78.33±19.63)%,显著优于EPM组(60.89±24.71)%,P<0.05;EAM组Strickland评分的优良率为100%,优于EPM组的优良率76.1%,P<0.05。两组的捏力和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被动运动相比,屈肌腱Ⅱ区修复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可获得更好的手指关节活动度和握力。

  • 标签: 腱损伤 康复 早期主动活动 屈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1.8cm×1.5cm~3.6cm×2.2cm。结果20例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均成活,伤的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近、中节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伤形态和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方法采用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掌侧皮肤缺损32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满意,操作方便.

  • 标签: 指动脉背侧支 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5种方法来检验沪深300股期货合约IF1203与对应现货指数收益率之间的相关,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运行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沪深300指数 股指期货 相关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因“右手掌肿物疼痛及中环麻木1周”于2008—11—08入院。2周前患者不慎摔伤,右手掌部着地,被石头挫伤右手掌,致右手掌1cm纵形伤口。在我院门诊给予清创缝合术,术中未见有明显出血点。术后给予破伤风1500U肌注,抗炎治疗,伤口处无不良反应。1周前上网时不慎右手活动过度,当时自觉右手掌疼痛加重,次日出现肿物。1周后中环麻木,

  • 标签: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指总动脉 挫伤 右手掌 清创缝合术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安全有效的护理属于对儿童真实需求的判断,护理人员应该按照科学的临床推理能力,进行问题的有效的识别,及时地发现风险,推动患儿的康复。本研究进行论述儿童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护理诊断的精确临床征,提供给儿科临床护士尽早的精准识别患儿呼吸道护理诊断重要的依据,维护患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儿童患者 呼吸道 护理诊断 精确性 临床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伸肌腱止点重建的修复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7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鲜腱锤状患者的病例资料。经皮采用PDS Ⅱ单丝缝合线连续缝合伸肌腱并将肌腱远断端经骨孔固定于末节指骨基底部。6周拔除克氏针后使用支具固定患于背伸位,8~10周仅夜间佩戴支具并逐步加强患伸屈活动。应用t检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远指间关节伸屈功能。结果入组36例,术后33例得到6~15个月随访,锤状畸形矫正,患活动无疼痛。患远指间关节术前主动伸直角度由术前的46.2°±6.3°,改善至术后的7.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P<0.05)。被动伸直角度由术前的3.2°±0.3°,降至术后的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1,P<0.05)。按照Crawford功能评定法评定:优19,良10,可4,优良率87.9%。无线结外露、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将伸肌腱止点重建固定于末节指骨基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微创手术,可明显纠正锤状畸形,并发症少,是治疗锤状畸形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手畸形 腱性锤状指 经皮微创技术 伸肌腱
  • 简介:深屈肌腱撕脱损伤俗称"运动衣,Jersey"损伤,常伴有肌腱止点处的撕脱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也偶见报道[1-2]。Leddy等[3]早在1977年就根据损伤后肌腱所在的位置,将此种损伤分为3种类型,I型:撕脱的肌腱回缩到手掌部,肌腱长短腱纽均断裂。II型:肌腱回缩到近端指间关节,短腱纽断裂,长腱纽完整,肌腱断端常带有小片撕脱骨折。III型:屈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大,常累及关节面,短腱纽完整,骨折片移位到远端指间关节。1981年,Smith[4]对此分型做了新的补充,也就是IV型,即: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同时肌腱又从骨折片上撕脱,并向近端回缩。2001年,Al-Qattan[5]报道了4例不同于前几型的损伤,即:屈指深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同时合并末节基底的骨折,他称之为V型损伤,并根据撕脱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分为Va和Vb不同类型。2002年,潘勇卫等[1]报道的14例屈指深肌腱撕脱损伤中有4例是此种类型的损伤。2012年10月29日,我们收治2例非运动损伤的V型屈指深肌腱撕脱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 近端指间关节 撕脱骨折 运动性损伤 骨折片 指屈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及临床征。方法:对我院60例曾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回顾分析,设为瘢痕组,同期选择正常子宫妊娠产妇60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瘢痕组均试行阴道分娩,正常组均经阴道分娩。分别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瘢痕组试产成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环蛋白145(RNF14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患者,根据是否为AMI,分为AMI组(410例)和对照组(484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改进的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对RNF145基因3个SNP位点(rs12188266、rs17056583、rs7732603)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NF145基因SNP位点与AMI发病的关系。结果AMI组中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比例以及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NF145基因rs17056583和rs773260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在校正饮酒、合并疾病及血清学指标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rs17056583位点的CC基因型患AMI风险是GC+GG基因型的2.891倍(OR=2.891,95%CI:1.608~5.196,P<0.001)。rs7732603的CC基因型患AMI的风险也明显高于AA和AC基因型者(OR=1.860,95%CI:1.201~2.882,P=0.005)。结论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RNF145基因SNP与AMI具有相关,rs17056583的CC基因型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且携带rs7732603位点C等位基因者患AMI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环指蛋白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屈肌腱狭窄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发病至严重的3、4级患者,采用通常的针灸按摩、封闭治疗,疗效多不佳。凹刃针注射疗法通过刺切开鞘环状韧带,以及注射入封闭药物,直接解决了屈肌腱狭窄腱鞘炎病理机制中,骨纤维管狭窄和的炎症的本质问题,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痛苦小,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3 4级患者 凹刃针注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