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具有北美东部和亚洲东部近缘生物地理学关系的大型地衣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检测较少。笔者获得了石耳科中8个种10个样本nrDNA的ITS完整序列,并对本科中在分布上具有重要意义的4个种的生物地理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细胞核核糖体DNA变异性较强的ITS段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支持放射盘石耳(Umbilicariamuehlenbergii)、宾州疱脐衣(Lasalliapennsylvanica)为同种型间断分布,美味石耳(U.escu-lenta)和大叶石耳(U.mammulata)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分化程度,为异种型间断分布。地理学分析显示该两种石耳的分化可能是由于太平洋的扩展和隔离所造成的结果。同种型间断分布种类的不同地区的样本之间的差异较小。推测了不同类型间断分布种类的分化时间,美味石耳与大叶石耳的分化发生在中新世(23~5.33Mya)中期,白令海峡形成期间。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为65例胆囊结石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完成保胆取石术,35例采用3孔法,28例采用4孔法,5例行胆囊壶腹部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60~210min,平均119.5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10ml;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继发结石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住院4~7d,平均5d。术后超声检查提示61例胆囊结石全部取净,2例胆囊壁残留细小结石,结石取净率96.8%。术后随访0.5~2.5年,均无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无明显消化道症状。6例(9.5%)已随访2年以上,结石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充分发挥了腹腔镜与胆道镜的优势,效果更理想,手术安全可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术后积极预防结石复发可取得良好疗效。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估单侧髋脱位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前倾角的变化,探讨股骨近端横断面上塑形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按Severin和Mckay优和良的标准,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作者收治的58例单侧髋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均接受联合股骨上段去旋转截骨;手术年龄3-15岁,平均(6.11±2.99)岁,随访时间3.4-6.4年,平均(4.74±0.88)年,随访结束时年龄8.2-18.9岁,平均(10.8±2.82)岁。术后通过骨盆前后位平片及侧位片,测量股骨颈干角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股骨头骺板一股骨颈角,并按Ogata方法测量股骨近端前倾角。随访结束时测量双髋内外旋活动范围。将非手术侧设为对照组。通过SPSSl6.0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术后前倾角的演变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股骨前倾角塑形能力相关影响因素;髋关节旋转活动范围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髋脱位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近端在轴位上存在塑形能力,术后前倾角矫正为21.3±2.13,术后1年逐渐改善至22.9±1.23,随访结束时前倾角为24.7±1.16。②多种因素影响前倾角的塑形,手术时年龄(β=-0.545,P〈0.05)和术后髋臼指数(β=0.349,P〈0.01)与前倾角的塑形呈显著相关,术中去旋转截骨度数(β=-0.050,P〉0.05)和术后颈干角(届=0.039,P〉0.05)与之相关性较弱。股骨颈一骺板角以及中心边缘角与股骨前倾角的塑形无明显相关关系。③随访结束时,双侧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髋脱位在行一期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近端在轴位上有一定的塑形能力,且与手术年龄和术中去旋转角度有密切关系,这为髋脱位术前个体化设�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4月采用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6例。其中成人患者79例,小儿患者7例;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者2岁。麻醉显效后患者取平卧位,耻骨上2cm处穿刺入膀胱,建立经皮膀胱通道,留置工作鞘。经鞘置入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碎石片从鞘中钳取出或冲洗出。术毕缝合穿刺口皮肤,留置导尿。结果8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残余结石,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术后排尿通畅,原有尿道狭窄患者无加重,也无新的尿道狭窄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清石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选择性的在临床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569例,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血尿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27~79岁,平均45.1岁。8例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的时机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观察和分析PCNL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8例患者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肾动静脉瘘2例,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肾动静脉瘘者8例。术后3天肉眼血尿均消失。8例患者栓塞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4月~5年,平均29月,患者血肌酐、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正常,无再发出血,1例患者47月后右肾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观察在PCNL术后出血的患者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