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20世纪西方汉学史和中国文学外译史上,阿瑟·魏理(ArthurWaley,1889-1966)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尽管他热爱中国历史与文化,著译等身,在英语世界中名闻遐迩,但终其一生却从未到过中国。他所了解的中国,主要是通过书面阅读,是存在于书本中的、历史上的中国,是充满想象和建构的古典中国。由于魏理的职业和声名,他与到访或居留英国的中国文化人有诸多交往。这些中国文化人都是当世精英,一时翘楚,对魏理来说,他们代表着活的中国,同时也是现实中国的符号。与他们的交往,使魏理与现实中国总算有了某种直接接触,对于增加魏理对中国文化的亲切体认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翻译中国诗歌小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追求的目标。而“德”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能否成为国家真正的栋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德行的培养。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优秀人才。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既符合该学科特点,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坚持不懈地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知识与品德双元育人,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贡献一己之力。
简介: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深厚的一份遗产。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根本特征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离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的探索和发扬,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民的人文情怀,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6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称之为四个自信,而我们高度提升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知。因此,探索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掘文化基因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艺术和美学的跨文化研究兴趣得以复苏,论著日渐增多,论题涉及艺术家、风格传统、象征主义和艺术的功能。以前相互分离的学科之间互动越来越多,学者们对于美学的比较研究兴趣日浓。对非西方美学的研究表明:每种文化都有审美原则,艺术哲学因不同的社会而有很大差异,艺术在每个社会中都表达了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关于非西方艺术和美学体系的文献增加了,此时的研究受到后现代运动影响,更多地关注这一学科本身及其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市场艺术的数量继续激增,就世界艺术研究而言,不应忽视对市场艺术的研究。艺术正以不同以往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描述和理解全世界正在出现的众多艺术和艺术理论,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巨大而兴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