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服务。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小儿脑瘫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0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引导式教育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最后的评估。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儿 PALCI量表评估得分为( 6.6±0.4) 分,对照组为( 9.5±0.5)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0.6%( 48/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2%( 42/53),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引导式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够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介绍,以及如何开展后续的康复,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提升治疗成效。
简介:中古是与上古、近古相对的概念.它的基本特质就在于对诗之为诗问题的探索.中古诗学围绕着诗歌应该写什么,应用什么语言风格写,诗歌有什么用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1.汉末(顺、献之间)--西晋末(永嘉年间),"诗缘情而绮靡"是这一阶段诗歌发展的基本走向;2.西晋末--东晋末,是玄言诗主导诗坛的阶段.诗体道而平淡是这一时期诗坛的基本倾向.3.刘宋--唐初贞观前后,这是中古诗学的总结时期.其基本的发展趋势是诗歌由玄言诗的"体道"转向"体物",并向着缘情回归,从而为最终复归于"言志"作着准备;在诗歌的风格上则由平淡经由秾艳而趋向清丽.中古诗学发展的内在动因至少有这样两条:质文代变,追求陌生化的审美心理;中古诗学的探索特性.
简介: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今库车、拜城、新和县境)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石窟群.现已编号洞窟是269个(1953年编号235个;1973年新发现一个;后来为了配合谷西区维修工程,于1989年和1990年两次共清理出33个洞窟.);现暴露在地面上的未编号洞窟有60余个;再加上一批埋藏在地下的洞窟,克孜尔石窟洞窟数近400个.克孜尔石窟洞窟形制多样,壁画遗存丰富,开凿延续的时间较长,不仅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又是联系中亚和东方的纽带.因此,克孜尔石窟在中亚和东方的石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不仅是研究龟兹佛教史、艺术史,同时也是研究佛教传播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