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BOF)分类诊断重复测量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方法符合纳入条件的眼眶BOF患者133例(135个眼眶)。从CT图文报告工作站调阅其原始诊断结果作为原始诊断组(组1);由2名富有颌面部疾病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再次进行阅图诊断,其结果作为'再次诊断组'(组2)。采用Kappa统计量(k值)评价两组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以纳入病例为金标准,用约登指数分别评价两组对各类型眼眶BOF诊断试验的有效性。结果单纯内壁骨折、单纯眶底骨折和眶内下壁(眶底和内壁)骨折分别占58.52%、26.67%和14.81%。两组对单纯内壁骨折诊断的一致性很高(k=0.91,95%CI0.84~0.98),对单纯眶底骨折和内下壁骨折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值分别为0.65(95%CI0.51~0.80)和0.66(95%CI0.49~0.84)。两组间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各类型眼眶BOF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简介:目的探讨对伴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胸腰段骨折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部分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60例:A组为后路治疗组,B组为前路治疗组。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以骨折椎体为中心摄正、侧位X线片。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有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的差异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前路治疗组与后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明显差异(P〈0.05),B组相对于A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是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分析其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植骨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并发症,经治疗后均已痊愈;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患者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均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稳定性良好、疗效高等特点,可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研究对比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作用为目的。方法 文中笔者共择取10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并通过X线平片检查(50例)、CT影像检查(50例)后进行研究。并以手术结果为标准,以此来判定检查结果是否准确,最后计算两项检查所用时间以及所产生的费用,同时统计检出率,并对研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经计算,CT影像检查方法在检出率方面显高,检查所用时间较长,检查所产生的费用较高,研究数据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检验存在意义(P<0.05 )。结论 从本文分析来看,行CT 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检查、诊断,获得检查效果更佳,不过此方法检查时间较长,而且所用费用较高,但因其较高的确诊率,可帮助患者后续治疗时节省不小的开支,建议临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5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BF)内固定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行脊柱后路切开内固定手术的86例TB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胶体液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手术治疗时间窗、伤椎节段及手术固定节段。采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TB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纳入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为(1 024.59±107.56)ml,显性失血量为(544.32±98.49)ml,隐性失血量为(479.95±94.32)ml;其中,隐性失血阳性患者32例,占37.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787,P=0.048)、合并高脂血症(OR=2.751,P=0.016)、手术时间窗≥36 h(OR=2.232,P=0.046)、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41.33%(OR=2.959,P=0.043)均为影响TB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高血脂血症、手术时间窗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均是影响TBF患者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环形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后柱内固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小时;平均出血量1257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的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除A级患者外,其它各级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术单一入路对严重的胸腰椎损伤同时完成了彻底的椎管减压、前中柱重建与脊柱三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即刻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探讨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使用单节段固定(组)治疗和短节段固定(组)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与治疗前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上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相比却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都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二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方面是没有太大差异的,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椎弓根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椎体间钛笼支撑植骨的临床疗效和实用性。方法抽出23例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患者,都采用椎管减压、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椎体间支撑。结果根据八个月到两年时间的跟踪回访,结果显示均无肺部感染、血气胸、切口感染类似并发症,内固定无断裂、脱落、松动、断裂,椎间植骨均融合好。Cobb's角丢失平均为3.5°。Frankel分级在手术前A级6例手手术之后均未发现好转;B级5例得到恢复,达到C级3例、D级1例、E级1例;C级7例得到恢复,达到D级3例、E级4例;D级5例得到恢复,达到E级。结论经过对23例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患者系统内固定治疗,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体间钛笼支撑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创伤也随之减小,临床疗效得到了认可。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35~62岁,平均45.5岁.骨折部位包括:T116例,T1227例,L133例,L26例.其中T12、L1两节段60例,占83.3%.均为单节段爆裂骨折.AO分型:A1型36例,A2型10例,A3型21例,B1型5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B级3例,C级8例,D级13例,E级48例.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IV°:椎管阻塞I°(〈1/4阻塞)13例,II°(1/4~1/2阻塞)45例,III°(1/2~3/4阻塞)10例,IV°(〉3/4阻塞)4例.采用经骨折椎钉直接复位的5步操作法进行复位.术后评估矢状面Cobb角、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骨块复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随访时间16-38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3.6周.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23.55°±7.80°恢复到术后的9.66°±5.81°;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53.39%±9.80%提高到术后的82.36%±7.54%;骨折椎管面积比由术前44.6%±8%提高到术后的92.1%±6%.24例神经功能部分损害病例19例恢复正常,占79.2%.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平均(1.9±0.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平均(18.5±1.8).结论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5步操作法可提高复位质量,后期骨折稳定性维持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