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用尿红细胞激光参数测定来辅助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对79例肾性血尿(经肾活检证实)标本和128例非肾性血尿标本进行尿红细胞各项激光参数的测定,并将仪器红细胞信息与普通光镜红细胞形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的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分别为(58.5±11.5)ch和(113.3±9.3)ch(P<0.01)、未溶解的红细胞比例(Non-LysedRBC%)分别为(65.7±26.8)%和(85.6±10.6)%(P<0.01)、红细胞平均散射光强度(RBC-MFsc)分别为(56.1±13.9)ch和(92.8±6.3)ch(P<0.01)、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分别为(30.7±9.1)ch和(19.6±6.8)ch(P<0.05);仪器提示红细胞信息与普通光镜红细胞形态检查结果判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91.1%和81.0%,特异性分别为83.6%和85.2%.结论: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激光参数敏感准确、客观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过筛试验.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的四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检的患者400例,选取其中段尿液,分别采用尿沉渣镜检方法、干化学法以及uf-500I的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讨论。结果采用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的尿液,其阳性率为9.25%,采用干化学法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1.50%,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0.75%,3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11例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结果为7例阳性,4例阴性,假阳性率为36.36%。结论4种对尿液红细胞进行检测的方法之间无可比性,其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情况允许,可以将其联合起来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而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应再次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方法进行验证。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头痛8个月,加重7天于1999—04—28入院。查体:神志清,表情淡漠,应答切题。皮肤粘膜红紫,面颊、唇、舌、耳、鼻尖,四肢末端(指、趾及大小鱼际)尤甚,眼结合膜显著充血。双眼视力下降,脾脏中度增大。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Ⅳ级,肌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颅CT平扫:脑室系统明显扩张,脑组织受压,脑实质密度均匀,脑沟回无增宽,腰穿脑脊液压力37cmH_2O,压力试验阴性,因高度怀疑脑积水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关,遂行以下实验室检查:①~(51)Cr标记红细胞法测定红细胞容量,增加为40ml/kg,而血浆容量正常。⑦血细胞分析:红细胞7.34×10~(12)/L,血红蛋白181g/L,红细胞比容0.60;白细胞13.2×10~9/L;血小板3.8×10~(11)/L;③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④血气分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采用相容红细胞输血;对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分娩时对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血浆IgG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对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者,分析抗体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46000例被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57%(260/460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36%(79/21769)、女性检出率为0.75%(181/24231),孕妇检出率为1.14%(63/5520);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14.99,P〈0.01)。抗体特异性以抗-Lea、抗-M、Rh系统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多见;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4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73例;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的23例中有19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者及新生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贫血患者应用血液红细胞检验指导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 74 例入组,入选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37 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治疗,观察组给予 rhEPO 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 8 周后均进行血液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 HB 、 MCV 、 HCT 、 RBC 、 SF 、 MCH 等相关贫血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 HB 、 RBC 、 HCT 、 SF 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贫血患者给予补铁与促进骨髓造血治疗,可有效改善贫血指标,疗效显著。血液红细胞检查在贫血诊疗中具有较高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临床检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6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实施常规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46名健康者(P<0.05);而MCH水平和MCV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血常规检查中筛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体积能够有效鉴别和诊断缺血性贫血患者,且操作简易,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红细胞(RBC)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纳入了2000年至2001年共479例脑出血患者并平均随访3.7年,其中男性298例(62.2%),平均年龄(58.6±9.8)岁。根据患者入院时红细胞浓度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即RBC数量第1分位(RBC≤4.0×10~(12)/L)组(Q1组,n=114),RBC数量第2分位(4.04.8×10~(12)/L)组(Q4组,n=119)。收集患者入院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分析各项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结果479例脑出血患者总全因死亡率为22.1%(110/479)。以Q1组为基准进行计算,Q2组(13.2%,15/114)、Q3组(15.2%,20/13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Q1组(26.3%,30/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Q4组(31.1%,37/119)患者全因死亡率与Q1组(26.3%,30/11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因素后,Q2(HR=0.439,95%CI=0.227-0.851,P=0.015)、Q3(HR=0.506,95%CI=0.273-0.936,P=0.030)较Q1组均对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而Q4(HR=1.047,95%CI=0.596-1.840,P=0.872)与Q1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水平与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