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IC)在膀胱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16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81)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79),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间歇性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病后一个月、病后六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和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间歇性导尿有益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简介:【目的】探讨骶管内药物注射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4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内药物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Crede手压法、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骶管内药物注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1个月的疗程结束后,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症状和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骶管内药物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骶管内药物注射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符合该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0)例和实验组(n=30)例。给予常规组一般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常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6.17%)显著低于实验组(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间歇清洁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组的减少程度显著比对照组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肾积水发生率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和肾积水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给予分组护理治疗,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两组治疗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最终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膀胱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各项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已占据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电刺激骶神经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及单盲法的临床设计方案,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住院并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30例作为观察组 (干扰电刺激骶神经 +常规膀胱功能训练 ),与同期我院住院并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30例作为对照组 (常规膀胱功能训练 ) ,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研究,并比较膀胱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值、国际下尿路症状积分、膀胱功能积分、尿失禁的次数、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时间为( 5.21±0.75) d,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时间为( 8.89±0.35) d,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值、国际下尿路症状积分、膀胱功能积分、尿失禁的次数、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值、国际下尿路症状积分、膀胱功能积分、尿失禁的次数、残余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结论:采用干扰电刺激骶神经配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4例为本次观察对象,病患纳入时间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组(X组)、逼尿肌无反射组(Y组),均开展针灸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逼尿肌压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结果:X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较治疗前下降,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较治疗前升高,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X 检验。结果:护理效果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即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显著(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临床优质路径,可提高患者膀胱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术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排尿顺利率、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排尿顺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SCs)在脊髓脊膜膨出中的治疗潜能。方法贴壁法提取和培养SD雄鼠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志物表达,并鉴定其向成脂和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8只孕鼠在孕10 d接受全反式维甲酸灌胃处理,孕15 d时向每个羊膜腔内交替注射ADSCs细胞悬液或PBS。孕21 d将有脊髓脊膜膨出(meningomyelocele,MMC)缺损的胎鼠根据羊膜腔内注射液体分为实验组(注射ADSCs,36只)和对照组((注射PBS,24只),记录并比较胎鼠顶臀长和体重数据及骶尾部皮肤缺损面积。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组胎鼠脊髓组织中NeuN、PCNA、Cleaved caspase 3、IL-1β、GFAP和Iba-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膀胱组织中αSMA、SMMHC、Cx43和β3-微管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DSCs镜下呈纺锤形,贴壁生长,表面阳性表达CD29、CD44、CD73和CD90,阴性表达CD11b/c、CD34和CD45,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特点;可成功诱导为成脂和成骨细胞。羊膜腔内注射ADSCs后,MMC胎鼠骶尾部皮肤缺损面积显著减小,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胎鼠脊髓组织中GFAP、Iba-1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膀胱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两组胎鼠脊髓和膀胱组织中其余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结论羊膜腔内注射ADSCs治疗可为干细胞胎内治疗MMC及继发的膀胱功能障碍提供有益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FMS)作用于骶3(S3)神经根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Hz组(采用5 Hz频率FMS治疗)、20 Hz组(采用20 Hz频率FMS治疗)和假刺激组(采用与5 Hz组同参数同部位的假刺激治疗),每组15例,最终5 Hz组中有1例因患者原因退出,共44例完成本研究。3组患者均在常规膀胱功能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不同频率下刺激S3神经根的FMS治疗,其中5 Hz组给予频率5 Hz FMS治疗,20 Hz组给予频率20 Hz FMS治疗,假刺激组给予与5 Hz组相同参数、相同部位的刺激,加用假刺激拍,3组刺激部位均为S3神经根区,每日治疗均为2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给予患者膀胱压力容量评定、肌电图检查,并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排尿日记。结果治疗后,5 Hz组和20 Hz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F波潜伏期和引出率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假刺激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Hz组和20 Hz组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F波潜伏期和引出率分别与假刺激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Hz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与5 Hz组比较,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Hz和20 Hz的FMS作用于S3神经根均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且20 Hz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5 Hz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