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于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SCI20例均有排尿功能障碍,采用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间歇性导尿 中频脉冲治疗 膀胱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形式进行探讨,分析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入本院的61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组为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行排尿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更大幅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为其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有效性良好,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提升了康复训练水平,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形式进行探讨,分析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入本院的61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组为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行排尿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更大幅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为其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有效性良好,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提升了康复训练水平,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训练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及间歇性导尿,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膀胱训练训练时间为60天(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残余尿量及尿中白细胞阳性例数测定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膀胱功能、残余尿量及尿沉渣定量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膀胱训练可以使SCI患者膀胱有规律地排空,从而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改善膀胱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护理中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排尿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入组对象总计3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计算机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不同模式对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低,在院期间尿管留置时间较短,带管出院占比较低(P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性截瘫 排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护理中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排尿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入组对象总计3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计算机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不同模式对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低,在院期间尿管留置时间较短,带管出院占比较低(P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性截瘫 排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训练与康复护理。方法将52例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留置导尿、间歇性导尿法)2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导尿法、间歇导尿法和挤压膀胱排尿法)26例,对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膀胱容量显著增加,两组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很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帮助恢复膀胱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进行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剩余4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排尿次数为(18.73±2.41)次/d,观察组为(11.45±2.05)次/d,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膀胱容量为(324.56±65.73)ml,观察组为(399.59±60.48)ml,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最大排尿量为(145.42±54.11)ml,观察组为(208.92±47.97)ml,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对改善患者膀胱功能起到有效改善作用,可加大应用力度。

  • 标签: 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加排尿训练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于伤后1w指导其行排尿训练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恢复情况和自主排尿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有36例(占83.7),对照组有23例(占56.1);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平均为(17.19±5.20)d,对照组为(21.48±5.16)d,两组比较,t=-3.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排尿训练膀胱括约肌控制力的训练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相结合可促进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自主排尿恢复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训练 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自主排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毅 杨雨洁 邵清华 倪瑛 郭佳宝 程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郑州 450052,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香港 999077,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南京 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南京 210023,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徐州 221004,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南京 21002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排尿障碍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c-Kit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雌性大鼠分别制作胸髓和骶髓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于实验第22天将造模成功并进入脊髓损伤后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胸髓损伤组、胸髓损伤电针组、骶髓损伤组、骶髓损伤电针组,每组取10只,并与10只假手术组对照。2个电针组均取关元、三阴交穴位电针刺激,每日15 min,共14 d。干预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尿动力学检测,采用HE染色观察膀胱形态学改变,采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膀胱c-Kit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胸髓损伤膀胱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降低,残余尿量明显增加(P<0.05),骶髓损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增加(P<0.05),且2组膀胱的组织形态也发生了异常改变。胸髓损伤组大鼠的膀胱c-Kit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骶髓损伤组则明显降低(P<0.05)。分别与2个造模组比较,电针干预增加了胸髓损伤大鼠的膀胱容量和顺应性(P<0.05),电针干预还降低了骶髓损伤大鼠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和顺应性(P<0.05),改善了膀胱的组织形态结构;并使胸髓损伤大鼠膀胱c-Ki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骶髓损伤大鼠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对膀胱c-Kit的良性双向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改善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尿失禁及尿潴留的效应机制。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50例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采取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采取留置导尿、间歇性导尿术的参照组,每组25例。训练期间为患者安排尿常规检查以及中段尿培养,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加速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降低泌尿感染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综合训练 康复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 尿流动力学
  • 简介:通过对53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出现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尿道口护理,皮肤护理,特别是加强排尿功能的训练等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患者尿失禁症状逐步减轻,效果满意.

  • 标签: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比较患者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前后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3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表现为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最大排尿量逐渐增多,其中25例患者逐步恢复自行排尿功能。结论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膀胱功能,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膀胱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62例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间歇导尿处理,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路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前间歇导尿是患者膀胱管理的最佳方法,其可有效降低感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试用到临床其它科的排尿障碍患者。

  • 标签: 留置导尿 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2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期 排尿障碍 膀胱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