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地质岩心分析在储层表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地质岩心分析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储层表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引言部分将介绍地质岩心分析的定义和背景,并强调其重要性。本文将分别从岩心采集、样品制备、岩石属性测定等方面阐述地质岩心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一步,大纲部分将讨论地质岩心分析在储层描述和储层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将重点关注地质岩心分析在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优化储层开发战略的建议。结束语部分将总结地质岩心分析在储层表征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质岩心分析的核心价值,为储层评价和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随着全国石油资源勘探形势日益严峻,探索老油田持续开发,是我国油田油气稳产的基础。本文通过开展大港油田特殊储层减氧气驱地质因素调研,为后续开展地质研究做好铺垫。
简介:摘要:四川盆地作为我国最早天然气开发的地区,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致密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较大突破。其中宣汉气田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储层以混积岩为主,其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四性”关系也较为复杂,测井解释与评价也较为复杂。在结合川东北地区钻井资料的同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测试分析等,深入研究该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与电性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并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并用测井解释模型与岩心样品进行验证,确保符合实际。最后利用图版交会确定了储层的物性下限以及电性下限,为该区大安寨段储层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石油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对地质结构和地层特征的综合分析,寻找潜在的含油气层及其分布规律的过程。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石油勘探手段已经从最初的地面地质调查扩展到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地震勘探作为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和解释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情况,可以为勘探者提供关于地下构造和油气藏分布的重要信息。而地球物理勘探则通过测量地球的物理场(如重力、磁场、电阻率等)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本文深入研究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提高勘探效率和储层评价准确性,对于推动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为了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类型,为致密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分形理论和高压压汞方法,结合储层物性资料,通过对11个致密砂岩样品的压汞实验,研究了冀中坳陷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根据进汞曲线拐点,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系统按直径大小划分为裂隙(>10μm)、大孔(1~10μm)、中孔(0.1~1.0μm)和微孔(<0.1μm)。依据分形理论,分别求取各尺度孔隙分形维数,验证了孔隙系统划分的正确性。根据不同尺度孔隙的分布频率,结合样品孔渗、排驱压力和退汞效率等参数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微孔分布频率高,但几乎无连通孔隙,具有较低的渗透率;Ⅱ类储层连通孔隙发育,但微孔较少;Ⅲ类储层不仅有大量微孔,同时有丰富的连通孔隙,渗透率也较高。通过分析得出,微孔分布频率越高,退汞效率越高,孔隙结构越简单,均质性越好;裂隙和大孔均决定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因此,Ⅲ类致密砂岩储层为最优质的储层,可作为致密油气勘探与开采的首选目标。
简介:鹰山组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产层,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以来对其连通性认识不清,严重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高频层序地层学是研究碳酸盐岩地层形成与分布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高频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了塔河油田鹰山组上部层序地层特征,将其划分为28个五级层序和4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包括2个退积准层序组和2个进积准层序组.由于四级层序、五级层序是受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控制的异旋同成因层序,横向变化不大,能够在大范围内追踪对比.因此,根据高频层序划分结果建立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层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塔河油田鹰山组中,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层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能够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对比:裂缝型储层。由于是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横向变化快,相邻井间不具有对比性.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内压密封层的老化评估现状,对XLPE进行原油中的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并通过测试现场老化试样的性能参数,与实验室加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为日后得到修正系数打下一定的基础。
简介:未来在墨西哥湾中新统下段砂岩的勘探将越来越聚焦在埋深大于4.5km的地层,而对于那些深一超深层岩层来说,储层物性是一个关键风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西墨西哥湾中新统下段砂岩储层物性的变化。为此,我们用取自深度在0.9~7.2km之间地层样品的岩相和岩石物性数据,分析了五个地区碎屑矿物组成、成岩过程、储层物性的区域性变化,这五个地区是1)路易斯安那;2)上得克萨斯海岸;3)下得克萨斯海岸;4)墨西哥布尔戈斯盆地;5)墨西哥韦拉克鲁斯盆地。在研究区内矿物组成变化非常明显。路易斯安那近海下中新统砂岩的平均矿物组成为石英:86%;长石=12%;岩石碎屑=2%(Q86F12R2)。往南,随着源区内火山岩和碳酸盐岩的出现,长石与岩屑含量增加。在从得克萨斯近海采集的样品中,上得克萨斯海岸岩样的矿物组成为Q67F24R9,及至下得克萨斯海岸,为Q58F24R19。墨西哥北部陆上布尔戈斯盆地中新统下段砂岩的平均矿物组成为Q64F22R23,而取自墨西哥南部韦拉克鲁斯盆地砂岩样品的岩屑比例最高,达Q33F12R55。路易斯安那地区富含石英的下中新统砂岩的主要成岩事件有机械压实作用和石英胶结物沉淀。往南,伴随岩石碎屑含量持续增加,压实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增大。南部方解石胶结物丰富,储层物性明显下降。在中等埋深,路易斯安那的富石英砂岩储层物性最好,而在得克萨斯和墨西哥,因岩屑含量增加,储层物性下降。在所有深度和温度下,相较下得克萨斯和墨西哥的岩层,路易斯安那和上得克萨斯岩层的孔隙度要高些,但地层深度〉5km、温度〉175℃时,孔隙度差异变小。西墨西哥湾从路易斯安那到墨西哥中新统中、下段的变化趋势可作为一个典型例证,来阐述作为一个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碎屑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