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有探索性,操作性,有趣且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 但是由于环境规划的因素或是幼儿之间能力存在差异产生冲突,时常会导致区域活动中断。作为教师如何支持幼儿的活动,让区域成为幼儿活动的乐园,同时在冲突中通过各种策略支持幼儿在区域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冲突类型 解决策略
冲突类型一:因场地局限性发生的冲突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因为相同的兴趣,拥挤在同一个区域导致肢体上的碰触产生冲突;或者是因为区域设置不合理导致纪律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的冲突。
解决策略:合理划分活动场地
(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布区域;
区域规划建议:
1.艺术区 :考虑到幼儿在创作时经常使用颜料,所以在规划区域时,艺术区的位置要靠近水源(如洗手间)。如果在规划环境时不能满足此条件,可以在艺术区提供水桶,开展活动前装好水 ,方便幼儿工作时清洗工具,以满足的幼儿需要;避免幼儿因场地之间的频繁转换 (如 :艺术区到洗手间清洗完后回到艺术区 ),从而引发的纪律问题或是和同伴产生的冲突。
2.阅读区:阅读区光线要明亮、安静:为保护幼儿视力,同时保证幼儿能够专注地阅读,规划阅读区时建议将阅读区设置在靠窗或光线较充足的位置;为中大班的幼儿规划读写区域时,建议提供桌子、纸、笔,以此满足幼儿书写的需求。
3.积木区:在规划积木区时,考虑幼儿操作需求,面积要大一些;以避免幼儿操作建构时,因为空间问题产生冲突。在设置区域时可以将积木区设置与玩具区或者是家庭区相邻,这样孩、幼儿可以从家庭区或玩具区取材料,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
(二)根据幼儿兴趣,调整各区域之间的面积
例如: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喜欢家庭区,会在家庭区进行角色游戏;所以参与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人数过多会因为空间过于拥挤增加幼儿之间的碰撞,从而产生摩擦;对于幼儿喜欢的兴趣区可以适当扩大区域面积,在满足幼儿需求时避免因为空间问题产生冲突。另外在班级设置私密空间,以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私密空间的面积尽量小,保证私密性和安全性。
(三)在区域之间合理设置交通流(两个以上的交通流)
为保证区域活动相对独立,传统的活动区一般只设一个出口;幼儿要进出此活动区都是往同一方向。在某种意义上是避免在区域中活动的幼儿免受他人干扰,但是从幼儿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如果幼儿无法将自己的经验在区域之间进行转换,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那么他所获得的经验也会相对比较单一。另外单一的出口在活动时容易造成拥堵;如果能设两个或以上的出口作为分流,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流通,让不同功能区域的幼儿有更多的交流,促进幼儿之间的的交往;同时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冲突类型二:因材料产生的冲突
(一)幼儿因找不到游戏材料失去游戏的目标
在幼儿不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时,经常会花费一定时间去寻找材料。一个个地翻看材料筐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会因为寻找材料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还会出现在寻找过程中忘记最初的工作计划。如果幼儿长此以往游戏,不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品质及专注度的建立。
解决策略:提供可视的容器:如果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透明的盛放材料的容器,幼儿可在视线范围内能够扫视更多的材料,节约寻找材料的时间;在更短的时间内根据感兴趣的材料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所以幼儿在活动中寻找游戏材料的储存材料的容器最好是透明的。另外储存材料的架子高度要是幼儿方便取放的,这样能够保证幼儿快速、安全地取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进行探索和操作。最后在盛放材料的筐上最好做好标识,如图片标示、实物标示、轮廓标示等,方便幼儿快速、准确地将材料进行归位。这样也方便幼儿下一次操作时能够更快找到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及学习习惯。
(二)幼儿因获取材料发生的冲突,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调整材料的数量和种类
小班:幼儿多以平行游戏为主,但经常会因为想同时使用或占有同一样材料而产生争执。但受年龄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冲突解决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产生冲突时,往往需要老师调节,避免冲突升级,制止伤害的发生。根据此情况建议同一种类的材料,在数量上多投放;避免因使用材料发生冲突,这样老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支持他们延伸活动。
中班: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相对小班幼儿有一定的社交经验,有一定的交往意识,但还是比较有限;在材料投放上,对于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数量方面可以多一些;另外为拓展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经验,可以在材料的种类方面提供得相对丰富一些。
大班:大班年龄段的小肌肉运动技能更加成熟,同时喜欢能够满足他们想象和创造的多变性的材料。所以在为大班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该考虑提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材料,这样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更长时间,更专注地进行探索。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以低结构的材料为主,激发幼儿的创意。
冲突类型三:幼儿交往能力差异产生的冲突
幼儿因为心智不成熟或是交往能力之间的差异,不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冲突,从而出现以武力解决问题或是妥协两种方式;个别幼儿为引起教师的注意,也会使用哭闹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教师如何科学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同时帮助幼儿在冲突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解决策略:
(一)冲突解决 6步法
冲突解决 6步法具体操作流程:冷静接近幼儿。观察——认同幼儿情绪——控制争抢物——收集冲突信息——澄清问题的关键—— -鼓励幼儿提出解决方案
当幼儿与同伴产生冲突时,老师首先是要制止伤害。然后给有情绪的幼儿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幼儿并稳定他的情绪。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幼儿情绪都稳定之后,询问矛盾的根源时尽量使用比较平和的心态,鼓励幼儿表达;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在两人中间承担传话筒的角色,让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理清矛盾的根本原因,然后和幼儿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冲突的对象时小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不妨给幼儿 2个建议让幼儿进行讨论,并询问幼儿的选择。在解决问题之后要进行小结,以便在多次的冲突练习中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中、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教师不妨多听听幼儿的意见,询问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多次的练习,幼儿在与同伴解决冲突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幼儿之间的摩擦也会相对地减少。
(二)情景演练,提升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
利用点名时间或者是离园时间,进行情景演练,还原冲突现场。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开动脑筋并进行讨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能够想到的方法是基于自己过往的旧经验,同时与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对幼儿来说更为实用,也能更容易接受。情景演练的方法,避免了说教式的讲道理,能够让幼儿通过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并分析问题所在,展开讨论,这种方法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品质;经过这种情景演练的学习方法,幼儿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解决冲突的能力会得到很到的提升。
重点:教师在调解矛盾的过程中切忌为避免伤害,高控地强调制止冲突,而非解决冲突,这样幼儿在老师的控制下会丧失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并依赖老师来解决矛盾。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冲突类型制定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主、有选择的物理环境来为幼儿减少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在情感方面,给予幼儿引导和支持,满足幼儿基本操作游戏和交往的需求,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为幼儿与同伴交往,提升解决冲突能力提供有力支持,为幼儿步入社会面对矛盾打下基础。
参考书目
1.《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2.《海森高区域环境的设置》
3.《对于幼儿间的冲突,除了六步法要贴在教室,这些更要牢记心中》——搜狐首页,教育:李三枪
出版日期
2020年06月3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