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司担负着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资产的接收与处置工作。通过债转股、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公司上市、债务偿索等多种业务的开展,使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轻装上阵参与国际金融竞争;使大中型企业减轻负担,尽早实现脱贫解困。其起点和目标应是经营资本业务的现代化投资银行。
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同商业银行一样也有风险。更由于其具有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集中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它更是一种复杂而充满高风险的金融部门。本文拟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及对策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金融资产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1.政策性风险。虽然国家就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台了很多相关性政策,但由于是新尝试,难免有未能考虑的因素存在。资产管理公司既是银行主债务人,又是代表银行(或国家)对企业的主债权人,一手托两家。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既涉及国家(主要是财政),又涉及银行,还涉及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要慢于国企改革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公司,势必出现部分政策、法律真空。如对不同类别资产处置究竟按多大比例进行,才能既保证银行资产最大化收回,又能顺利通过财政关。
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排除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损害整体利益事情的可能性,如在债务清偿中随意压低比例、以参股的形式为职工谋利益等等。而有些债转股企业的翻云覆雨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风险,有的企业为债转股掺假注水,他们设立两本账,一方面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债转股,另一方面又向国家申报改贷款贴息。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该由谁负,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怎样解决?
3.管理和决策风险。在处置资产过程中。资产公司就象一个加工厂,它将接收的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资产证券化、破产、变价拍卖等工艺流程和加工手段,形成包装的资产,而市场上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就是产品的购买者。因此,处置资产的过程是需要进行很好地决策、管理和操作的。
4.市场风险。目前在我国尚无公开的资产市场,资本市场发育得也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发达,存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供应老同真正的需求者很难见面,容易形成供需脱节。因而怎样将资产做成客户满意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找到买家销售出去,这是资产管理公司重点要解决的。
5.内部制度及程序风险。在处置资产中,制度和程序的不规范也会带来风险。按正常要求,如果经过一个合理的谈判周期或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资产交易将会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完成交易,但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出现急于出售的非正常交易,将会使资产受到损失。如果不按程序要求对接收、处置的资产进行初始评估或出让底价评估,则资产处置就会出现很大随意性,从而带来损失。
6.技术性风险。主要是从业人员在执业时由于执业水平不高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对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新工作、新行业,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供遵循,需要有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和阶段,因而在短期内执业水平将制约资产处置的质量。
7.其它风险。如在债转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操作过程中,虽然中央有政策,但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区利益出发,要价过高,给债转股等工作增加难度,或者拉郎配,强行要求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债转股等,给资产处置工作带来隐患。另外社会上对债转股等认识较模糊,当涉及地方利益时,来自社会上的阻力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