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刍议

乌洛莫

乌洛莫(四川省越西县西山乡中心小学四川越西616650)

【摘要】为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所以应转变观念,重视指导预习,以便形成习惯;抓好交流,促进预习;提供机会,展示成果,从而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39-0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实践来看,语文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自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执著追求。

2.自我的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

3.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了。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也就是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杨再隋教授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虽然预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但很多学生不会预习,不知道预习什么。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应该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划定范围。划定将要预习的范围,这样学生才有一定的目标。那么老师在一开始预习时要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只有有了目标,学习才会生效。

二、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㈠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三、明确预习的步骤。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把握住每单元,每一课的主题。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4、做笔记。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当学生做到了这几点,听课的时候,也就会比较容易地随着老师的串讲,理清楚老师讲课的思路,体会到作者作文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发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还不明白,通过听课、提问,求得及时解决。

总之,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