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1

浅谈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程尧

◆程尧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晖中学056201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教学过程中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与课堂教学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要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就必须从各种课堂教学结构中“择优选取”。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许多教师改进了课堂教学结构,控制检查复习的时间和内容。有的还在练习后补充了课堂小结,效果更好。

笔者以为改进后的教学结构不是最佳的。因为没有依托学生的认知规律,未能充分发挥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最佳效益。为此,笔者尝试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

一、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就是将新知识分成两个知识点,分别让学生探讨、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1、检查复习。

目的在于复习巩固上节课认知的知识。时间有限,内容只能是上节课的重、难点。

2、探究第一个知识点。

(1)导入新课。导入方式可以多样化,复习导入较为适用。复习内容是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的旧知识。表面上是复习,实质是新课的前奏。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新知探究中,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

(2)探究新知。这是这堂课的主要部分之一。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各种教学原则,采用有效教学方法。要集中全力,突破重点。

(3)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是教授新课的延续,是学生知识当堂巩固运用的过程。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练习后一定要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

3、探究第二个知识点。

这一部分的课堂结构与上一部分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在布置练习时,不用考虑导入新课问题,可以补充一些较综合性的问题。

4、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小结。小结可以是复习,也可以是教学不足的补充,或是提出此节课的重难点等。在学生实践联系后小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布置课后练习。

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督促了学生课后复习。

二、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优点

1、教学重点突出。

全堂课十之八九的时间是围绕新知探究展开,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做到当堂探究、当堂理解、当堂巩固、当堂运用、当堂复习。

2、学生练习充分。

一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练习,有利于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另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新知时,还有活动,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避免了满堂灌、填鸭式等旧教学方法的出现。

3、教学要求未变,难度减低。

由于向新课过渡自然,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容易接受。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要求未变,学生认知难度减低。

4、学生精力充沛。

全堂课动静搭配合理,学生劳逸结合,自始至终都精神饱满,学习效果自然较理想。

三、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

1、反馈理论的应用。

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中,安排两次反馈出来的信息容量大,十分及时。因此,在两次练习后及时小结,进行复习或补充。小结之后,效果在课后练习中再次反映出来。反馈的信息在下节课的检查复习中又能发挥作用。

2、积极休息理论的应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注意稳定的时间大约在10至20分钟,而一堂课四十多分钟,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休息。当探究完成第一个知识点时,约是上课后15分钟左右,学生将要疲劳,开始让学生练习。学生进入“自由”的状态,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学生心里会得到解放,这对学生而言就是积极休息。

3、遗忘规律的应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尤其是开始10至30分钟是直线下降,而到两日之后,很少遗忘。利用两步式课堂教学结构,小结时间大约在探究新知后10至30分钟左右;一般数学课在上午,学生作业在晚上,这样课后八九小时时复习一次。第二天课前、再复习一次。尽管每次时间不多,但是,根据遗忘规律分析,复习恰都是在最容易遗忘,遗忘最快的时候,及时地间隔复习。道尔和海尔加特的实验表明,这样分配复习能事半功倍。

4、无意记忆规律的利用。

学习少不了有意记忆,但对有意记忆都有一个潜意识的抵制感。而无意记忆不用劳心记,记住了反而不易忘记。由于导入探究新知自然,学生在复习时不自觉地感受到新知,记忆牢靠。再有后面有意复习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就深刻了。最后具体使用两步课堂教学结构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1、各步骤之间没有也不应该有明显界线但条理要清晰。

2、各知识点的教学,同样可用丰富多彩的教法,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不过是将导入新课改成自学指定内容,探究新知变成议论、引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