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三观”,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3

转变“三观”,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丁文胜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七中430300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只有转变学习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师素质

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先后颁布一些纲领性文件并在一些省份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对这两个正式的纲领性文件中的涉及历史学科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认识到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并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老师可以从转变“三观”入手进行一些尝试。

一、转变学习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输渠道的多元,学生置身的不仅仅是历史课堂,而是整个社会大课堂,整个生活大课堂,他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接受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思维,这无形中对历史教师构成了挑战,历史教师仅仅满足于职前的‘一次性充电’是远远不能满足‘一辈子放电’的需求的,持之以恒,覆盖终生的学习,便成为历史教师这个特殊行业应该秉持的态度。”【1】通过学习,让自己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及理论素养,同时还应具备文化气息、审美情趣、人文意识、悲悯情怀等人文素养。

首先,历史教师要广泛涉猎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有代表性的通史著作。新课改高历史教材打破以往教材按通史体例编写的模式,采用“模块”加“专题”的模式来编写。其优点是既重视每一个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又重视模块之间的联系。。但这种编写模式也存在缺陷:重大的历史事件被分割在不同“模块”或“专题”里,对事件的叙述不完整,又存在重复的现象。例如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中都讲到三民主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这个内容还是不可避免地重复了。而且,要讲清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角度来阐释,但“模块”加“专题”的模式人为割裂历史事件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导致高中学生难以整体把握历史全貌,难以对历史事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为弥补这一缺陷,历史教师要树立通史意识,完善通史知识,并在“模块”加“专题”教学中适当穿插相关通史知识。我们可以选择经典通史著作来学习,从中了解作者编撰通史的旨趣,学习他们驾驭通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我们将模块内容整合为通史知识体系的能力。

其次,历史教师要掌握并运用经典的史学理论和全新的史观来提高教学和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和历史学科高考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在传统的革命史观之外,出现了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等新史观;二是各地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考察史学理论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经常多途径学习并运用这些经典的文学理论和全新的史观来指导教学和备考。这些途径包括:网络、历史专业刊物、史学理论著作等。有利于我们引导学生站在更加理性、全面的高度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

第三:历史教师要适当涉猎文学、书法、音乐、美术、影视等方面的作品及其相关常识,成为一名“杂家”。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文化史比例大大增加,形成完整的历史必修三模块,共有29个二级学习要点,其中直接涉及文学艺术史的就有8个,而且还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这些内容和要求不但突出了历史学在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也符合从多元化方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如果教师不在平时了解一些文艺理论,阅读一些经典性的文艺作品,讲授相应内容只是照本宣科,既抽象又枯燥,就很难实现文学艺术史的有效教学了。

二、转变课程观积极开发多元化课程资源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看法和认识的总称。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过去我们对历史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存在不少误区。例如:我们简单地将历史教材及少量的历史挂图等直观材料看成是课程资源的全部,而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偏重于严肃的历史学科资源,而忽略了乡土和社区资源(包括历史见证人、家谱、老照片等);学生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加以研究解决。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历史教学要注意引用包括档案、口述资料,历史文物,艺术人物、音乐、照片、历史遗址和照片在内的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2】按照新课程理念,凡是对实现课程标准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3】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些尝试。

首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学生发展而教”已成为共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开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学习类型等自身信息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之所以说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能动地创造着课程。在与课程的接触中,学生对课程有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并能创造出自己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讲授必修②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以“我家的照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清理家庭成员中祖辈、父辈、孙辈的照片,从中感受并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照片,并与照片主人交流,了解照片拍摄的时间及相关背景,并与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选出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制成小展板在班级展出。其中一名学生选取家中三代人的结婚照这个角度来呈现以下内容:“计划经济时期爷爷的黑白结婚照”、“改革开放前期爸爸的彩色结婚照”、“市场经济时期哥哥的彩色结婚套照”,反映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生活的影响。”这样的活动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体现。

其次,体现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往往都是学生程度不同地耳闻或目睹过的,又是自己家乡的历史,因此,容易引起学生的情趣。以我所在的湖北省黄陂区为例,就是一个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丰厚的地方,产生了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历史文化品牌:盘龙文化、木兰文化和二程文化。盘龙文化主要指位于武汉市北郊、黄陂区西南的叶店的盘龙城遗址。这是一个中国商代前期的城市遗址,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该遗址文化堆积的时代,上限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下限相当于殷墟早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盘龙文化与高中历史必修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有紧密联系,可在学习该课时组织学生参观盘龙城遗址及其博物馆,近距离地直观感受了解3500年前的商朝历史。然后指导学生写观后感或历史小论文。木兰文化是以黄陂木兰山为中心的一种地区文化,是“发端于古代巾帼英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忠孝勇烈为基本内容的一种道德型民族传统文化的总和”。【4】同时木兰文化中还包含着当地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进入近代以来,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木兰山又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开展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从而形成了木兰红色文化。这些资源与高中历史必修①《国共的十年对峙》、必修③《宋明理学》、《辉煌灿烂的文学》等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所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二程文化中的二程指宋代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都是在武汉黄陂,在此留下了许多与二程相关的遗迹、遗存和轶闻趣事,形成了有别于木兰文化民间气息的另一种具有正宗儒学特质的二程文化现象。我在讲授必修③《宋明理学》一课时,充分利用二程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迹、遗存,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相关轶闻趣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从二程的成长经历中来感受理学思想的精髓,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

三、转变教学观,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历史学作为一门认识、学习社会的学科,不但能提高人们的知识修养、思想境界,还能提升人们认识社会现实并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学识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是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公民意识和宽容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1、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

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变“以课本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2、从被动、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性教学组织形式和多样化学习方式。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在教学空间上变化环境,如改变课桌椅排列形式,把教室布置成某个历史场景等,也可走出教室,置身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场景;在教学组织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历史资料与研究历史问题等多种形式;在教学流程上,完全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多样化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5】我认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教师应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6】“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7】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采取与同事交流、课堂随机应变、写课后总结等形式,分析自己的实际教育行为及其与教育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加以弥补、调整和提高,求得最佳效果,达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预期目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学习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以适应课改要求,创造出良好的业绩。

【1】陆安:《精气神·文化味·思想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第16页

【2】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3】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4】蒋红瑶主编:《木兰文化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5】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中国教育报2002.6.1第4版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7】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