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的“三级式”任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基于模块化的“三级式”任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黄道俊

——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

黄道俊(广西桂林市永福县职业教育中心广西桂林54180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农村职校的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今后步入社会的基本要求,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课抱着一个“玩”的心态。要想改变学生的无目的性,杜绝“玩”的心态,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用模块化的“三级式”任务教学创新模式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模块化三级式任务教学创新研究

一、农村职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学生自身特点。

一是基础差,二是自觉性差,三是惰性较强。职校学生普遍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够,更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外学习上。笔者对我校某班进行调查,发现10%的学生连英文26个字母都写不完,有25%的学生只有初中一年级的水平,有30%的学生只达到小学六年级的水平,真是“苦”不堪言。

2.教师教学模式传统陈旧。

“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在农村职校中依然存在,学生听得想睡觉,加重了厌学心理,让课堂变成聊天室、游戏厅;学生的无心向学,又导致了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

3.学习态度随意,目标不明确。

由于农村职校信息技术教学起步较晚、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和不足、学生层次良莠不齐等原因,信息技术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上信息技术类课程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尤其是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二、相关概念

1.所谓模块。

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模块内容可以包括单一课程,也可以包括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以及实验课程、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等,它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单元。从组织形式上看,模块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从教材跨度上看,一个模块可以包含教材中一个章节的内容,也可以包含一个小节或几小节内容。

2.模块化教学。

它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细分为一系列多个简单的模块,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模块之间的教学内容呈螺旋式重复上升,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以模块作为教学单元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模块化教学,如图1所示。

3.“三级式”任务教学。

它是在模块的基础上,每个模块的教学经过三级——教学任务、实践任务、达标任务三个过程,故称之为“三级式”任务教学。

(1)教学任务是教师充分调动所有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它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知识,也是基本的必要的教学环节。

(2)实践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巩固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过程,本环节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知识技能的转化和提升,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知识链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知识技能提高的必要环节。

(3)达标任务是通过设定一系列达标目标,通过综合强化训练和测试、考核、考查,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部综合应用的能力,是知识提升和运用的重要环节。

三、实施步骤及方法

1.科学划分模块。

教学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科学的模块,它的设计与划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后面“三级式”任务的教学效果,所以要认真对待。模块的划分要遵循几个原则:

(1)实用性和灵活性。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教材,确定教学总的内容和目标,在灵活划分教学模块时,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基础水平,模块的大小适当,便于操作和考核。切勿死搬教材,因为教材的内容大而全,设计不科学的模块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2)完整性和独立性。模块的划分要有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内容,不能按照教材的简单章节来划分,更注重知识链的严谨性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创新能力。

(3)逻辑性和操作性。同一知识点的内容不应只出现在某一模块中,可根据不同的模块有层次地出现,使之与其他模块紧密联系,其深度和广度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实操实训中灵活应用和提升。

2.精心设计任务。

“三级式”任务教学实际就是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是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地去思考分析问题,进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因此,任务的设计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用性。任务应该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和生活。只有实用的任务,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2)系统性。任务的系统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是一致的。系统性的有效结合,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开放性。开放性的任务,可以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只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千篇一律,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

(4)趣味性。兴趣性可以从简易明确、生动活泼、可观生、实用性等方面去考虑。

3.严格实施教学。

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每个模块包含教学任务、实践任务、达标任务等“三级式”任务,并不是每个模块刚好三个级别,而是强调“三级式”任务的有效结合。

(1)教学任务是该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状况传授新知识和技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任务的设计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强。

(2)在实践任务的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练习就行了,本环节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巩固、深化上一环节的教学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中职计算机专业体现的就是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都在短时间内能理解和掌握,而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消化。首先要明确实践任务的目标,然后精心设计实践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融合起来。

(3)达标任务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定一系列专业技能达标标准,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实训,能科学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综合性达标检测,通过检测对模块的教学进行验收性评价,作为下一步教学的指导性依据。

4.建立评价机制。

为了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包括达标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学习评价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图2

(1)模块达标评价。在“三级式”任务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各级任务的完成做一个综合评价:点评学生完成任务的优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是否可通过其它高效的方式去完成等。只有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才能够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巩固“三级式”任务教学(如图2所示)。

(2)教师教学评价。在一个模块化的“三级式”任务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技能主要在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两级任务的实施。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反馈,并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3)学生学习评价。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中专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集中在实践任务和达标任务的教学中完成,通过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制定一个考核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考核、考查或抽查来完成;二是对学生统一进行能力测试,通过测试得出成绩。通过评测成绩与拟定目标对比,教师能及时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学提供修正的依据。

(4)能力培养评价。在模块教学的一系列任务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程度如何?学生有何进步?教师应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对学习差或有退步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漏工作。要建立成绩档案,在每个模块的各级任务中,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每次实践操作或评测成绩,建立实时动态跟踪机制,充分了解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状况或能力水平,从而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和特色

1.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有力地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2.科学的模块化“三级式”任务教学,能充分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3.达标的质量评价体系。每个模块的任务达标率达到70%以上,才进行下一个模块和任务的教学,否则需要重补教学,从而保证模块的教学质量。

4.严谨灵活的考核机制,使每个学生每个模块都必须达标,以达标任务作为学习任务的标准,以总达标率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5.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五、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采用模块化的“三级式”任务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教师协作完成,更离不开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校内外教师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娟梅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教学模式设计原则[J].教育信息技术,2010,(6)。

[2]郑德宏任务式教学法探析[J].新校园理论版,2010,(11)。

[3]张汉军模块化、任务式教学初探[M].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现状与探索,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