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增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六小学325800
课堂教学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变数。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准确地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此,就需要我们迅速、灵活、高效地作出判断,调控原先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
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教学智慧进行智慧教学。
一、就地取材,巧用道具
关于“道具”的定义,词典上是这样说明的:演剧或摄制影视片时表演用的器物,是为了增强表演效果,烘托人物形象,衬托舞台气氛。而教学上的道具,我们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为了教学效果的呈现所使用的教学设备、教学器具、手工制作等。这样的“道具”,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过去时”的标签,因为教师有备而来,自然谈不上“机智”。
我在教学“体积的认识”这一课时,事先也准备了若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锥、球等教具,为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进而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刚开始的教学流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气氛甚是热烈。突然,前排一学生在转身时碰到了课桌,放在课桌抽屉里的书包顺势而落,跌落在地,自然就露出了抽屉的自然空间。这一偶然的插曲让我兴奋不已,我立刻调整教学思路,先是让学生观察自己课桌的抽屉,明白“因为书包的存在,进而挤占了抽屉的空”;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包从抽屉里拿出来,再次观察空落落的抽屉,明白“因为书包的取出,进而还原了抽屉的空间”。通过如此这般“一进一出”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书包在放入抽屉前后空间的不同,从而理解了“书包的体积正是抽屉的空间”、“抽屉容纳了书包,书包的体积正是抽屉的容积”(学生语)这些道理。事实证明,学生对“空间”和“体积”的理解是透彻的,是深刻的。这样的设计事先我没有想到,完全是学生给我的。
有些时候,我们教者为了一味地追求新鲜的教具、鲜活的课堂(当然,这无可厚非),却忽视了身边最原始的素材、最本质的常态。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用心感悟,这些原本不起眼的“道具”,却往往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最闪亮的印迹。
二、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在于能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无数次观摩、学习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教学,无数次被他那非凡的教学技巧、崇高的教学追求、睿智的课堂语言、闪耀的名师风范所折服、所震撼。在华应龙老师所作的学术报告中,也无数次提到过“教学智慧”的现象,面对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些许古怪刁钻的问题,华老师总能够顺水推舟,给出明确幽默的解答。
三、赏识教育,激发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种心理需要会激发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地学习,并且期待着老师或者同伴投来赞许的目光。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先是出示了一组数,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够被3整除,再在这些能够被3整除的数中,让学生小组讨论,发现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够被3整除”。班级里一个学生站起来,振振有词说:“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只要先去掉一个数中的3、6、9、0这些数字,把其它的数字加起来,看看能不能被3整除就可以了。”同学们有的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有的立刻拿出笔进行试验。当确信这种方法准确无误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一个判断“能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我在备课时已经想到,这样的方法已经不太新鲜,但是为了给学生(名叫浩浩)一个鼓励,我还是以这位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浩浩发现”,并且讲述了古今中外一些以人物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物理法则、化学现象等。
四、将错就错,生成精彩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解,又要板书,还要随时注意到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对待我们自身的失误,最忌讳的就是巧言遮掩、强词夺理,而应坦诚相告、及时纠正。
有一次,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将书中定义的“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说成了“1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我还没有发觉自己的错误,就有学生指出:1平方米还可以是其他一些图形的面积。比如说,将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对折一下,再剪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将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可以拼成一个棱形。而这两种图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米。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且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而后又借助这件小事教育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教学智慧不是天生所得,亦不是灵机一动,它需要我们教师经过艰苦的磨练和用心的领悟才能形成,只有忍受寒夜孤灯的孤独(意为勤学苦读、用心钻研的修炼),方能期盼化茧成蝶的美丽(意为充满智慧、精彩纷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