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
(开江县普安镇复兴小学开江636251)
大凡各行各业,行行都有基本功。教学的基本功又有哪些,其核心的功力在哪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由此可见,教师的首要基本功就是语言修养,即驾驭和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善于同儿童交际的能力。而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更显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合符教学工作的需要呢?
一、知识学习,准确第一
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重要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因此,准确的知识性是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新课,还是复习旧知;无论是文中的谴词造句,还是对文本的分析、归纳,都应该用具有准确知识性的教学语言去表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向师性极强,他们把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教师的话就是对的,总是深信不疑。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出现失误,甚至错误,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师平时必须加强学习,充分积累知识。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以准确严谨为尺度,精心锤炼语言。因为,只有饱含知识的教学语言,才能打开学生求知欲的心灵之窗,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二、母语润情,适可接受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换句话说,就是说孩子们爱听的话。高尔基说过:“用枯燥无味的说教语言向儿童讲话,这就会在他们心中泛起烦闷和对于说教的主题本身产生内心的厌恶。”比如,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多选有比方意义的儿歌、诗文、童话,如此,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如果教师的穿插语也儿歌化,便是用母语的方式教学了中国语文。这样教学语言与文本语言相成相协,学生更容易接受。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而运用相适应的语言去表达。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但要语音清晰、流畅,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而且要浅显明白,形象有趣,易于接受。
三、规范雅趣,严格标准
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把话讲通,即普通话是法定的教学语言。尽管教学语言是教师口讲的,但并非纯粹的口语。其语体属性是“书面形式的文学语言的口头化或口语化”,是一种“口说的书面语。”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文明、高雅的普通话。而一些教师却缺乏这方面的修养,使用方言土语,把一些欠严密性的口语带进课堂,比如常用的口头禅“嗯”、“这个”、“那个”等,有时读错字,说话语病多,重复罗嗦,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大忌,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要讲究规范性,坚决杜绝随意性。而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比中学和其他学科教师要求更高,二级甲等是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了。
当然,这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有待探讨的话题,那就是在这个网络的流行时代,网络成为了时尚的造词工厂,对一些网络新词用还是抵制,跟风还是保留,筛选还是照搬?“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诸如此类,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生代语文教师,不可一概排斥,有选择的取舍使用,以风雅、趣化我们的课堂,方为适宜。
四、人文传道,导向鲜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时下的小学语文新教程其选文文质兼美,蕴理丰厚,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便利的教书教人的第一范本。因此,为实现语文教学的质量高效,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必须鲜明地反映当今社会的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以思想充实的语言武装学生头脑,去培养有时代精神的一代新人。在小学语文文本教学中,把人文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和品格教育,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要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坏话、错话以及消极思想的出现,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个思想品质优秀、谈吐不俗的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的个性品质直接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比如在当前经济至上、大学生就业不畅的情势下,一些学生受家庭、社会影响,不思上进,学习劲头不足,以为书读得多少作用不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抱着消极的想法,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散布一些“一切向钱看”的观点,后果将不堪设想。反之,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善于激励学生,用自身作比,“教师虽然辛苦,待遇又没别人多,但我累并快乐着”,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热爱儿童。”教学语言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要真正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借鉴多种艺术手段,提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艺术技巧,在学习时还应具有一颗纯朴的“童心”,热爱儿童,用心去体验、感受儿童的生活,洞悉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儿童的语言,说孩子们想说的话。诚如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便会生机无限,教师个体的教育才情就会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