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

吕银仙

吕银仙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中心小学318020

摘要:木文从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构建的重要性入手,对其重要性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在第二部分论述了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中融入审美教育观念的反思研究,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情趣具体实践。

关键词:阅读审美教育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整个语文教育当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学生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去获取知识需要在审美情趣的基础之上开展,需要教师的悉心诱导。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的重要性

1.情感教育的需求

美育更加重视的是用情来感动人,美育和德育相比较对小学生来说更具有渗透的作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美的语言和文字,这些语言和文字在内容及形式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美育因素,所以,小学语文和其他的学科比较,美育教育开展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要进行审美的构建,主要是因为其需要做到以声悦耳、以美悦目、以韵悦心。

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极富音乐美的,例如在课文《桂林山水》当中排比句句式工整、音调优美,其中重复性使用的“啊”更是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溢出。课文《将相和》中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课文《三克镭》当中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这些人物的形象欣赏,学生在自己的脑海当中进行形象的塑造之后让人物活起来,然后对课文中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进行分析,对人物的整体性格进行分析,在阅读当中去进行人物美的欣赏,去体会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正是这类体现各种美的集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2.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例如在诗歌《咏柳》当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柳枝,然后将柳枝涂成绿色,将课文当中所描绘的情境再现出来,这样就使得学生极其容易感受到那种意境,学生通过对教师所绘的图片去了解诗歌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描绘诗歌当中的场景,当学生有了创造的欲望以及想象的空间,一幅绿荫如画、流水涓涓、野花纷呈的画面就出现在了学生的笔下。再比如在课文《狼和羊》当中,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向着小羊身上扑去”,并没有对羊最后的结局做出明确的提示。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和教学过程,羊最后肯定是被狼吃掉了,那么对于这样没有明确的结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提问:“狼真的把羊吃掉了吗?”课堂上肯定会出现两种观点:一种是羊被狼吃掉了,另外一种是没有。那么教师就可以让那些认为羊没有被狼吃掉的同学回答一下羊是怎样逃脱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去试着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的方法

1.导语入境法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题西林壁》当中,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做出这样的导语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就领着你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江西美丽的庐山,现在我们就要出发了。”在课程的一开始教师就在课堂上创设了将要去庐山旅游的情境,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庐山的美丽风光图片,还需要在播放图片的时候进行古典音乐的伴奏,教师再配上解说:“同学们,你们看见了吗?这就是庐山,这里云雾缭绕,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如梦幻般美丽。同学们小心,让我们沿着山道走到西林寺,同学们看一下墙壁上那首诗《题西林壁》(多媒体展示出本文所要学的古诗)。原来这首诗是900多年前的大诗人苏轼创作的,当年苏轼畅游庐山,被这里的美丽所震惊,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当年他一共写了5首,我们看到的西林寺上的这一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教师的这段语言,情境交融,仿佛将学生带到了庐山之间,在让学生感受庐山美景的同时还感受到了诗中的情境,同时奠定了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

2.范读感染法

比如在课文《长征》当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展示毛主席这篇气势磅礴的大作的同时,还可以在激昂的音乐当中朗读,这样激情澎湃,奠定了整个课堂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就进入到这首诗中,在这首诗中去感受作者英勇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情怀。这样的做法为学生的诵读打下了基础。

3.情境对话法

创设情境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认知渠道进行丰富,让学生在体验语文课文当中的真实世界之余,还能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知情感,从理性的认识不断地向着感性认知升华。教师还应该按照不同的课文类型,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建立起师生开展互动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蕾浅论小学阅读教学审美课堂的建构.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11月,1-49。

[2]吕元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读与写杂志,2013年8月,189。

[3]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10月,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