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实践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实践体会

刘佳

南方医院健康管理科贵宾部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我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医院保健管理中心自2010年建立以来,其中心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功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健康检查,而转变为更具服务性质的管理职能。为了更好地优化健康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改善,以下谈谈我国医院健康管理建设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实践

从理论上看,健康管理属于健康、亚健康以及疾病人群对其身体健康危险因子的检查、分析和预防治疗管理,目的是恢复人体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群生活质量。这种健康管理模式最开始出现在美国,我国引入比较晚,时至今日对应的管理服务平台也不够成熟。伴随着医院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行业服务已经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

1.健康体检前

首先进行网络预约,在医院的网站上开辟有关诊疗对象的健康管理模块,为各个服务对象提供网络上全面的体检预约性服务,并设计数十甚至上百种体检套餐,诊疗对象需要输入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等,由系统自动地筛选出适合诊疗对象的个性化套餐再供选择,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机或微信等方式增添APP的体检预约功能,伴随着体检量的逐渐增大,以便捷的形式更方便了诊疗对象及体检人员的操作,节省大量时间。其次是现场自助,这是一种智能研发的自助体检系统,自助项目包括体检各个项目的自主选择、自主体检的实现、自主健康测评及收费系统的使用等,这一信息化功能主要体现个性化特色,而个性化体检的自主系统的实现与应用也属于我国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首创[1]。最后是有关军人身份体检的指纹识别。针对体系部队的官兵,其指纹、头像以及所有的个人信息均能通过远程网的录入与传输而确定个人身份,在进行体检时只需要进行触摸式的指纹识别,确定身份,系统则可以自动检索对应的个人信息,确定后直接生成相应的套餐选择并自动进入符合军人的体检排队系统中完成体检工作。

2.健康体检时

2.1智能识别

在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自主研发各种体检应用软件,包括了预约登记系统、套餐选择系统、个人信息填写系统、检查项目系统、信息数据维护系统等,在前台进行录入后体检人员根据自身的头像信息、身份证识别等进行逐一的核对,预防在身份识别上出现差错。

2.2优化流程

在自主研发的各项系统中还包括了智能排号系统、自动呼叫系统、自主叫号系统以及“前一体检人员体检完毕,指示下一人员及具体诊室”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化建设还将完善至贵宾体检人员的腕表佩戴移动式显示体检情况并引导至具体诊室的功能。这一过程是对体检过程流程上的优化,以实现对体检人员整齐有序、合理分配引导的目的,以智能排队的方式让体检人员在最短的排队时间中等待体检时间,并保证整个体检流程的井然有序与高效性。

2.3无缝连接

健康管理信息化软件具备了开放性的信息接口,能够实现检查设备及软件之间实时状态的无缝连接,将信息数据上传到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后,专业进行分析,形成及时的软件设备反馈,传达给医疗人员及体检人员。

2.4资源共享

体检系统还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检查信息系统形成无缝连接,医疗人员在撰写体检报告时可随时调用阅览相关的病例及体检人员历史住院信息,直接动态化地掌握体检人员的所有健康管理资料,预防在对照诊治过程中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2.5智能纠正错误

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中,其体检体系还包括了智能纠正措施的功能,比如出现了一男性体检人员的检查报告中附带子宫附件彩超,那么系统则会主动以警示的方式提醒医疗人员此体检者的性别不符,无法进行项目的选择与操作,从而起到预防出错的防范性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此外,信息化系统还具备质控的智能登录统计功能,帮助医疗人员对整体的体检对象进行质控管理[2]。

2.6分级检诊

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统还具备了普检申请会诊的功能,其中针对检查报告具有审核的作用,一旦发现一些特殊的疑难病症,将动态化检测网络上的逐级会诊情况,及时找到可靠的参照标准,同时更好地预防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3.健康体检后

3.1建立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是一种无纸化体检数据的呈现方式,其管理基础是对体检人员的有效识别,因此可采用开发的SEEHEALTH健康管理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将软件与体检人员的个人信息与体检信息相结合,组成体检人员的健康体检后的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帮助医疗人员及体检人员随时查阅或调用资料信息,形成一种个性化、即时性的操作功能。

3.2实现网络服务

进入网络服务环节,要充分运用当前发展的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及平台,如开通网站的咨询系统、微信咨询、微博宣传、QQ咨询、视频讲座会诊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并细分各个体检项目,掌握保健常识。

3.3进行实时监测

这一环节也必须充分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以健康管理监测功能对评估结果进行正确的指导,全面反映体检人员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环境下的实时健康状况,对体检人员进行全时段的监控与管理。这一过程的监测必须保证是动态化、延续性且长时间的,监测指标包括血压、体脂、血氧、血糖、心电等,再由物联网技术将相关数据上传至E康机,最后传输到平台主页面中,由医疗人员全天候进行检测,指导、解读,充分发挥指标数据对体检人员身体健康的反映功能和价值[3]。

3.4运用网络诊断

针对一些在进行体检后确定必须使用药物进行干预的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心还要为其提供绿色就诊渠道,如将所有医疗人员以及同种异常疾病反应的患者信息上传至平台中,让体检人员进行双向选择,更充分了解疾病信息及诊治渠道,从而得到一致性的有效诊断。

3.5危险信息提示

如果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中出现了危极值,证明其指标反映了身体健康状况存在异常,某种状况需要及时进行干预,那么体检系统将会对这种情况进行自动及时的提示反应。同时针对体检人员体检报告的风险进行专业性的分级,在体检人员再次拿到体检报告时,上面则会显示风险分级以后可选择的咨询室,让体检人员尽快进行相关疾病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瑜,江小蓉.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实践体会[J].中国数字医学,2015,4(10):39-41.

[2]林利,蔡名利.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数字医学,2014,12(17):46-47.

[3]刘书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3(04):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