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作业开展多元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对高中数学作业开展多元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尝试

徐先兵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徐先兵

【摘要】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多元化;优化设计;研究和尝试

【中图分类号】G321.22【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10-01

作业是教学五个基本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工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形成了许多较具操作性的模式。主要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按习题的难度组成的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学生和教师都陷入了题海的怪圈。学生写作业表现出应付、交差甚至抄袭的被动作业态度,教师忙于机械性批改作业,却没有思考的时间,自己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造成高负荷、低效率的状况。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简明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并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思想方法、求真求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新课程改革,开展创造性教育,教育要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是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我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进行了分析、反思,以提高有效性为导向,开展了多元优化设计高中数学作业的研究和尝试。

一、作业的设计原则

我觉得设计作业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1、目的性原则:即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2、针对性和差异性并重原则: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或称为层次性原则,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层次为基本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第三层次为发展题,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研究性和开放性原则:作业要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

二、作业设计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可以把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两种。

1、巩固性作业:

即根据人的理解和记忆规律,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如公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和法则等重现型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具体可以体现在:

(1)对课上知识整理巩固的作业;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并不能马上将课上的动力弄明白。这就要求学生对课上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较不易理解的题目进行整理,这样才能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东西。

(2)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改编或选编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但量不宜太多,否则,学生若应付的话会没效果。

(3)分层作业:“分层次”作业的设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作业开始选择,以掌握“双基”,然后逐层尝试,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的层次。开展分层次作业设置时,应注意设置方式的灵活性。对于新授知识点的作业,可以先推出第一、二层次习题,要求学生对第一层次必做,第二层次选做,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再推出第三层次习题,学生可以跨层次、自主选择。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更有效地促进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论证、运算、检验,使问题得以解决;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比较难开展,原因在于选题较难、持续时间长难以监控、评价标准多样无法全面量化等。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就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操作性强的研究性作业。如在复习三角函数时,我曾布置过这样的作业:

题目: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变式1:实数为何值时,方程有解?

(目的是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变式2:实数为何值时,方程在上有解?

变式3: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4:不等式,对任意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要求学生解完习题后,用简练的文字表述以上习题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习题之间有何联系,运用了哪些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获得的注意点和启示等,并在讲解后完善文字材料。我发现这次作业后,班级类似习题的总体成功率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有了变化,在交流中学生也能说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通过“变式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