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芦蒲初级中学杨兆宝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认同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积极的参与课程的变革。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化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而自主学习又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没有自主学习这个基础,就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但在教学中,由于对自主学习的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容易走入几个误区。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误区一: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
自主学习与自己学习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是大不相同的。自主学习是就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的学习,其核心是主动学习。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主动学习。听讲的时候,神情专注,边听边思考,是主动学习;敢于提出疑问,是主动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主动学习。相反,机械地听、不假思索、被动接受则不属于主动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超前性。
而自己学习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它并不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性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一切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他们也能独立的学习,但这样的学生缺乏对学习和生活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的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样的学生虽也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属于他主的、被动的。
误区二: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强调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导向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教学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自我激励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所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既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而这种放任自流和自由散漫的自由学习,是一种随意性较大、难以调控的学习,比如,一些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缅于学业以外的活动,对于自己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自由散漫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乱用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习当然不属于自主学习。
误区三:把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对立起来。
有的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讲”是“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讲”与“学”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构成了教学的整体。如果只片面的强调“学”,完全忽略教师的“讲”,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次,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社会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肤浅的、甚或是不正确的,这时候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拔为他们拔开迷雾,认清事物的真相。当然,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和学生互讲互听、互启互发、互相欣赏,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第三、自主学习强调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但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弱,也缺乏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教师,要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所以,教师适当的讲解和指导不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矛盾,还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不能削弱教师的教与导,还要加强。
总之,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学生能自我管束,自我操纵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而学生也只有具备主动探索的精神并有自我调控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