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的主体;实验技能
兴趣是一种伴随着注意而引起的从事学习的积极倾向和感情状态,是发展智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兴趣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使学生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兴趣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应付各种考试而去吃力的学习,且结果事倍功半。
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我从以下几点浅谈一下。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的定位、教师的定位、学生的定位都有了全新的诠释,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被动者和接受者,而在新课标下学生的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因此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动脑,随时把自己的疑点提出来,然后,与学生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探究浓硫酸的性质时,我做浓硫酸与蔗糖的实验之前要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自己设计问题,做完后学生就提出①为什么在蔗糖里加了少量的水,②蔗糖为什么会变黑,③最后看到了蓬松状的黑色“面包”生成的同时为什么还伴随着刺激性气味,这样学生一起深入浅出的讨论出了浓硫酸的性质,学生自己也觉得很自然得出了这些结论。刚开始可能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但慢慢地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踊跃的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发挥老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本身要有渊博的专业修养,良好的师德形象,而渊博的专业修养则是关键,"择名师而从之"即是这个道理。具备了渊博的专业知识,他可以在课堂上收发自如,在知识的传授上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这样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以及如何去应用这些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有风趣优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再有水平,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方式单一,毫无特色,其课堂如一潭死水,则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极其乏味,接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从而大大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确保教师的教学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才能时刻把握时代的脉博,与时俱进。
三、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这是高中第一个金属与水的反应,学生对这样一个有背于生活事实的实验期待已久了,因此不少学生心态就是看热闹,看看金属还能水反应,若能反应又是怎样进行的呢?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立即做实验,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这时我会停要求学生列一个观察现象的提纲,让学生在感受化学的神奇的同时,知识掌握更是主要的。另外,要结合学校的实情组织好实验,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在我们学校里实验条件有限,班级里有60名学生,如果让每位学生都来做一下实验,仪器、药品都很困难,另外实验室场地也很有限,在做证明海带存在碘的实验中我就做了如下的处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条件争取最大的效果,我准备了两组学生实验,分别请了八个学生分组实验,让部分学生亲手感受实验的过程,同时请其他不能亲身参加实验的学生认真观察两组学生的实验情况,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能够发现多少就记录多少,在做完实验好后指出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处理后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旁观者的角度来学习,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应积极采用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课标下的学习理念,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志鸿主编.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第4版),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
[2]邢永福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徐俊龙.浅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师化学专业学生的一些启示,咸宁学院报.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