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第一学校,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缺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基于阅读形势下,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预习工作的重要性,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习方法,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形势;预习方法
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怎样在实践中独立思考。而预习的作用是让小学生提前掌握到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初步了解到其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然后抄写下来,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讲,以最快的速度去理解和学习文章的内容。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从读、问和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保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于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阅读形势下语文预习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然后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去进行一些具备实质性意义的教学工作。阅读形势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积极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在相应的时间内可以取到一个良好的阅读目标,达到语文预习的基本要求,这是现阶段教师应该重点探究的工作。因此,在课堂前期,就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知,然后在课堂上加深他们的印象,回顾课前的知识点,而预习则是践行阅读方法的主要手段。小学生在事前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这就等同于提前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文章的知识点、教学目标和方法等有了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知识应用提供了一些理论保障。
二、阅读形势下语文预习方法探究
(一)以读为主,增强学生的兴趣
阅读的前提是“读”,小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读”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日月潭》的教学中,文章描写的是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区,表述了作者对于台湾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游览的顺序来描写的,语言非常优美且自然,所以对于文本的教学工作,教师就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增强对于阅读的兴趣。预习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到的知识点对阅读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思考,然后在质疑的过程中,寻得一个准确答案。面对一篇生动、优美的课文,大部分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然后主动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但是在预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些疑问,这就要求学生应用已经掌握到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围绕着文章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小学阶段的每篇文章中都包含了一些“预习提示”,方便学生按照这些提示去开始相应的预习工作,这些提示中涵盖了中心思想、语言特点等,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要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同时,还要熟悉作者的背景,《日月潭》的作者是谁?写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时候?其次,听录音朗读,自主预习阶段,学生可以借助信息设备,在网络上下载《日月潭》的音频,然后按照音频去进行朗读,注意要将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获得一个更为准确、鲜明的感知,而且在初次朗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日月潭”主要是按照湖水特点来命名的,在读的时候,日潭和月潭仿佛就在眼前。最后,抓住重点,有感情的去朗读,这样做的作用在于强化对文章的感染能力,尽量和作者产生共鸣,将自己的情感在朗读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来。
(二)以问为主,领悟到阅读的意义
以“问”为主的预习,则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文章,还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预习时发现了问题,势必会思考,然后分析、解决,其实这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过程,如若学生在语文预习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样表明他们并没有对文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预习也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层面上,在思维上不会有任何的提升。同时,以“问”为主的预习,教师会将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展开相应的讨论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
具体实施的时候,应该从四个层面来实施。第一,强化学生的发现能力,要知道,任何的教学内容本质上都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语文预习的时候,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从材料中去发现一些问题。第二,掌握相应的思维方法,尽量从多个层面去分析文章,例如思想、写作特点和编写角度等,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将文字的巧妙性和真实性融入其中,感受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独特体验。第三,构建竞赛情境,让小组内实行预习比赛,看看哪位同学发现新问题的效率最快,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预习氛围,充分诠释出他们的创新理念,并将这种理念看做是衡量教育工作的一种方法。第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针对一些阅读中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虽然有部分学生的看法和语文教材存在着一些差异性,可这也是学生自我思想的一种体现,懂得从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三)以写为主,灵活运用阅读知识
阅读形势下,学生的预习工作不要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观察上面,也应该加强他们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让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看法、观点和体会写下来。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能分离的环节,阅读预习实际上也是一个写作的过程,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采用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例如:这个课题是怎样理解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都是深化学生阅读水平的一种方法。预习中的“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将课文赏析的基本情况写下来;另一个则是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阅历写出来,两者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预习情况去进行合理分配。
由于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需要积累到足够多的素材,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找到与之相符合的材料。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写好作文,教师也要开展阅读材料积累式预习活动,这实际上就是对原材料的一种创新。当学生在阅读了文章以后,将自己喜欢的词汇、句子抄写下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仿写、改写,在自由表述的过程中学生的预习水平也会有所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采用自评、师评的方法,在自评的时候,让学生检查预习的情况,按照标志认识到自己的缺陷,然后去学习别人的优势。而在师评中,教师对那些认真预习的孩子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预习成果,分析学生预习情况,清楚学生属于哪个层次,然后给予他们一些建议,使得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在整个预习阶段就有所提升。
结束语:
阅读形势下,语文预习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有一个具体的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中,努力的去学习和获取一些知识,这样的预习才有价值。同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预习成果都记录下来,方便他们进行相应的反思,从而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黄敏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探微[J].快乐阅读,2016(6).
[2]李金艳.关于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9):110-110.
[3]耿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J].卷宗,2014(3):134-134.
[4]明玛珠嘎.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探究[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