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杨红梅深圳市美术学校广东深圳518003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关键中的关键。课外阅读对于艺术类高中生尤为重要。但艺术类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却堪忧。笔者对如何激发艺术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解决他们的课外阅读困境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艺术类高中生课外阅读兴趣思考实践
一、艺术类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但艺术类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却堪忧。我在给每一届高一的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说到一些历史人物,一些作家作品,或者一些作品中的人物、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时,学生常常一脸茫然,让他们就某一时事谈谈看法更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畅顺的句子。艺术类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和词汇量的枯竭由此可见一斑。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兴趣。艺术类高中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入学的文化课分数相对较低。很多学生原本就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而且,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对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许多艺术生因为在短时间内通过课外阅读看不到语文有上升或下滑的迹象,对课外阅读往往会失去耐心,失去兴趣。
2.没时间。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参加较多的艺术专业活动,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专业课程训练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特别是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美术生甚至在文化课堂上偷偷地画画,语文课堂上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何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呢?
3.没取舍。艺术类高中生由于原本文化底蕴较差,一些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行为,但他们的阅读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如今社会的图书量太大,如果对阅读的内容不加取舍,盲目追随“流行”,这样的阅读不仅浪费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影响他们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关于艺术类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实践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的来源。阅读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主要指读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阅读的任务、目的引起的。
第一学期,在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之前,主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一开始不要动不动就要求他们读中外名著,他们很多人一听名著就抵触。事实上,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只要内容健康、以文字为主,都可以读。第一学期,我采用同学推荐的方式诱惑学生阅读,设计了每月一次“课外书荐评赛”活动。参荐书籍只要求内容健康,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都可以;同时拟定活动的具体要求,含活动的时间、评奖方法、参荐者应做好的各种准备,如设计荐书出现的方式、拟出最佳诱导的话等;参赛同学将自己推荐的读物摆在抽签抽到的位置,附上自己撰写的推荐信。荐书者接受同学的提问;讲解读物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全班投票评出最佳的推荐者和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最后按票数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和平时分奖励。这样由同龄人选出来的书,同学们往往会尝试去读。这一时期不要求他们作批注、摘抄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只要他们喜欢读就行。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在于搬运,只要学生愿意读,读得足够多,丰厚的底蕴迟早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第二学期开始在第一学期自由阅读培养直接兴趣的基础上培养间接兴趣。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
(1)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名人读书方法,讲终身读书的意义,讲课外阅读对艺术类学生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触动“要”读书。
(2)以经验介绍的方式,让班上作文成绩好的同学现身说法,讲自己作文好的经验(我私下了解过,都是喜欢看课外书的),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要”读课外书。
(3)利用“问题驱动法”来激发学生读书的间接兴趣。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产生阅读期待、阅读动机。如“《明朝那些事》为什么那么出名?”“为何毕淑敏的作品受人喜欢?”“秋雨散文的独特魅力何在?”等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阅读,然后再交流阅读后的感想。这样,使许多学生的阅读由“因为有趣而读”转向“因为有意义而读”,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有一定难度的、不合自己口味的读物也能坚持读下去,较全面、合理地吸收各种知识营养。
(4)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实行轮流制,演讲后随机抽人点评,点评者要能复述或概括演讲者演讲的内容,同时从内容、表达、仪态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就迫使演讲者认真准备,听演讲者认真听,任务驱动他们认真“课外阅读”。
(5)引导学生欣赏一个名人,深度挖掘关于该名人的其人其事,阅读相关人物评论或传记,加深对该人物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举办“我欣赏的人物”主题演讲比赛,以竞赛促阅读。
(6)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每周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文体不限,每篇不少于600字。期末举行优秀作品展,并将优秀作品在家长微信群公布,以荣誉促阅读。
(7)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以上的推荐语,推荐的文章每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推荐语要求打印出来,辑录成册,期末全班票选出最喜爱的文章及最成功的推荐语前五名,予以奖励。这样一学年全班累计相当于阅读了三万字。
2.保证阅读时间。
艺术类高中生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被专业和各科书面作业占领,课外阅读因为不用交作业,往往被当成了可有可无,这时如果缺少语文老师的有效督促是很难持续下去的。为此,我专门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作课外阅读课,从时间上表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与支持。此外,我还制定了可执行的评价激励机制,以引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比如每周摘抄都收上来检查评价,对摘抄的内容进行点评,从内容和态度方面选出每周的最佳摘抄作业,奖励平时分;学期结束,再进行总评,对优秀作业进行展评、奖励;开设班级微信公众号,把优秀读书笔记、优秀演讲稿、优秀书籍荐评语发到公众号上进行精神激励。采取每周五点名器抽查的方式,随机抽检学生的阅读情况,比如这周读了什么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喜欢书的哪一方面?举例说明。对没完成的记作业欠交,扣平时分。这些措施督促学生自觉挤占一些课外时间来阅读。
3.老师引导。
针对目前书籍浩如烟海、鱼龙混杂、学生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教师要推荐一些书籍,引导学生选择书籍。比如我推荐受众较多、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视野》《中国青年》等,同时也推荐一些受众较少、内容较深刻的杂志如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读库》,这些杂志有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心灵,为写作储备素材。我还针对学生文言文基础弱的情况推荐他们读《三国演义》、《水浒》原著版,这些书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文字接近白话,非常适合艺术类高中生作为文言文启蒙书,在此基础上再推荐他们读《世说新语》《史记》《古文观止》等的文言文版,学生对文言文就不会发怵;针对学生诗词底蕴薄弱的情况推荐他们读《叶嘉莹说词》,尽管有人说她不专业,但对高中生来说,先让学生产生对诗词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课外阅读一次不要贪多,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保持每天一篇古文、一篇现代文即可,只要每天坚持读就会有收获。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天地,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王凤军重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
[2]任宝剑高中生课外阅读心理透视[J].阅读与写作,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