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深度备课的探索与实践
李公文山东省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271602
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围绕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从地区、学校到教师都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没有脱离学习的浅表化和对学生的机械训练,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在所有的课堂模式中,大多关注的是课堂建构的理论基础、模式解读、环节设置等等,但忽略了课堂之前的重要环节:备课。
《学习的革命》一书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怎样学习是比我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按照传统的备课观念来看,教师的备课一般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然后考虑如何导入,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评测练习等几个因素。这样的备课观,首先考虑的是教师如何进行“教”,处于主体地位的是教师,备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基本上忽视了处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如何展开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处于一种“被支配”“被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幼鸟在等待食物,主动性也就会慢慢地消失,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另外,从常态上看,教师备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是学校教学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查月总”“日签字”等创新做法就足以说明对备课的重视程度。但实际上呢,在这种严格的监控下,大部分教师的备课沦为了应付检查的项目,失去了备课的实际价值和意义。鉴于以上认识,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基于学生学习的“514”深度备课模式,旨在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514”深度备课基本解读
“5”即“5点”:知识点的构建、重难点的突破、易错点的分析、微课制作点的把握、自主学习任务单知识对应点的分析;“1”即“1单”:自主学习任务单;“4”即“4资源”:肥城市小学同步学习网自主学习单和微视频资源、网络资源、教师提供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微课资源。
二、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是深度备课的基础
备课改革的推进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将教师从一个“只考虑如何教”的程序化的备课流程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备课思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微课的制作内容空泛,不能聚焦一点;自主学习任务单目标大而空,任务指向性不明确;知识点的挖掘不深入;重难点的突破方式不具体等等问题困扰着备课的效益。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教师不能把握学科知识结构,知识脉络不清晰。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微课制作”的基本观点,以学科组为单位,破解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思维导图,以此作为制作微课的资源支撑。我们已将语文学科知识破解为12个领域,235个知识点,数学学科四个领域,222个知识点,英语89个知识点。思维导图中的每一个点就是微课制作点。有了明晰的学科知识体系作支撑,更有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掌控教材。
三、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孩子走向深度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点以及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制作的进行自我学习的“脚手架”,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扶手和依据,同时也是教师开展备课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将自主学习任务单作为作业内容的一部分,强调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任务的指向性。一是目标的指向性要明确。目标一定具有可操作性,可观测,可达成,不要泛泛地写一些“培养什么能力”“形成什么习惯”之类的话语,这样的话学生不会懂。只要写明学习什么,认识什么生字,会做哪个题,知道什么内容就行了。这样指向性明确的目标,学生一看就懂。二是学习任务布置要具体。学习任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最终表现应为类似于“完成……”等行为动词。例如:语文就可以直接为任务一:书写备课生字,并且组词一遍;任务二:完成配套练习第几题;任务三:书写词语一遍,并选择至少三个词语写50字以上的短文;任务四:根据老师提供的结构图,读课文三遍,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明确的任务驱动,教师的备课才能有针对性,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三是前置学习时间安排要合理。至于自主学习任务单安排在上课前什么时间,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不能作硬性的规定,但是必须要保证的是,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在认真批阅完自主学习单之后才能进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问题库),以及哪些容易掌握,哪些不能掌握,有一个明晰的判断。
四、“514”深度备课的意义
“514”深度备课的核心是转变教与学的位置,由原来的只考虑“怎样教”转变为“既考虑怎样教,重点考虑学生怎样学”。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我们又应该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二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我们让孩子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机械的朗读和记忆?机械的重复训练?还是其他?其中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是什么?”“学习怎样发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配套的学习资源的研制让孩子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进而推动了课堂的改革。
课堂的变革,不仅仅是形式和环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发生,而脱离了规范与高效备课的课堂变革是浅表化的,是注定无法让孩子走向真正的自主与深度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