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初中韩雪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提到小说自然是要关注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三要素,自然是要分析人物形象,自然是要挖掘主题,但如果将这一切变成一种的讲小说的无意识行为,那么讲小说的课堂就会变成一个盲目的过场毫无意义了。那么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欣赏小说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呢?我想这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听课的体会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初中小说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措施。
一、情境导入,引发共鸣
语文课堂中导入非常重要,小说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都注意情景导入,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如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例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导入:亲情是伟大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在生活中你关心亲人吗?(关心)然而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他关心他们的弟弟于勒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弟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如此设置虽然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在课文学习前引起了学生对生活中亲情的探讨及共鸣,更开启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教学效果自然比没有采用情境导入的好。
二、转换模式,个性解读
黑格尔曾经说过:“方法不是某种跟自己的对象不同的东西;方法是对象内在原则和灵魂,即方法中包含着客体的特性,……”所以什么样的认识便会有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我们的小说教学以单纯的模式来解读,便会遏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我们的小说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活力,为我们的教学营造一片广阔的天空。
例如:对于小说《变色龙》这一课我们通常的教学方法为: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思想;以及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步骤中往往首先进行作者简介,然后进行解题。而我转换了教学模式,就文章而读文章,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这篇文章用第三人称俯视角写成,这是一个“变”的故事,外在条件的变化是决定“变”的核心功能,这些人们先后说这条狗是将军家的或者不是将军家的,这种判断共有五次,这五次反复无常的说法就直接决定奥楚蔑洛夫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文章的催化剂,他夹在指认这条狗是谁家的每两次变化之间,在叙述的空间中起到填补的作用。罗兰巴特认为:取消一个核心而不使故事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取消一个催化而不使话语发生变化也是不可能的。操纵着一切的是一种无法把握的社会力量。那么运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便认为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势利品性是社会造就的,人们中普遍的自私和事故。
奥楚蔑洛夫当然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当故事情节转到谁是狗的主人时,叙述者基本上是沉默的,在这样的视角中蕴含着一种判断和态度,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对话中,在对话中品位“滋味”,把作家对人类灵魂的干预都揭示出来。尽管奥楚蔑洛夫成为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来之不易,但是必须要有那些随意指认狗的主人的人,这个形象才丰满起来,所以他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其中所蕴含的对社会深刻的认识,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瞬息间了然于心,撞击着我们的灵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少讲精讲,重在引导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对于小说的教学,老师们根据小说的三要素展开教学,宜少讲精讲,重在引导启发学生,由学生来讲,这样就能抓住小说教学的本质了。当然这个“说”的形式不一,可针对每篇小说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包括复述,鉴赏,创造性仿写等等。
复述可分为情节复述和角色复述,这样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搞活课堂的气氛。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后,复述故事。学生的复述不仅极有条理,而且十分生动传神,使鲁提辖嫉恶如仇的性格得到了具体的再现,其他同学也很快地理清课文的脉络。
鉴赏可分为人物形象的鉴赏、环境描写的鉴赏、矛盾冲突的鉴赏。鉴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例如在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时,阿Q的落后愚昧、自欺欺人,葛朗台的狡诈自私,泼留希金的贪婪成性,别里科夫的顽固保守等等,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个性和共性统一的鲜明性格,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憾,得到美的悦愉。
在对环境描写的鉴赏时,鲁迅把《祝福》中祥林嫂放到了“鲁镇”这个由鲁四代表的封建思想统治着的社会环境中,让她由新寡前的家流动至鲁四家,又至贺老六家,再去鲁四家,最终流落街头,无处安身,上演了在一片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的悲剧,使读者深深体会到,祥林嫂的周围遍布着令人窒息的封建礼数网络,正是这网络逼死了祥林嫂。祥林嫂的悲剧是环境的悲剧,也就是社会的悲剧,是那样一种社会环境的必然。这使读者强烈感到了人和环境一致无贰的美,生发了同情祥林嫂遭遇,憎恶鲁四为首的“鲁镇”的感情,产生极强的美感体验,这也是作家为读者描绘的社会风俗画;情节的跌宕起伏,峰迥路转,总是能够激起读者的求索情绪,带来精神上的享乐,产生美感效应。
例如我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引导学生围绕项链所产生的喜怒哀乐情感来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情感上大起大落,尤其是课文中那出人意料的结尾,更是把学生的情绪带上了惊诧的巅峰,让学生在慨叹之中,无不享受到美的感召,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物性格的成因,感受到作家认识社会的深度,发人深思,催人探求。
仿写重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消化,实现知识的迁移。仿写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既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景物仿写,议论仿写,肖像仿写,动作仿写等,又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句群仿写,段落仿写,甚至是整篇仿写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小说是文学作品,其审美点、知识点、情感点在不同的文章中会有不同的体现,所以教学的方法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只要在教学中保证小说课文“实用性”的同时,放开手脚,教出自己的特色,就必定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