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邢雪琨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重视内部和外部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利用迁移规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色彩调动学习兴趣;适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生物教学;动机;迁移;色彩;复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379-02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列·符·赞科夫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曾说过:“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的财富。”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帮助教师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去干预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生物学,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本文将就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重视内部和外部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心理学中,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建者之一,他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动机是通过外界的刺激或诱导而引发的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爱好和信念等都是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部动机;而教师作业检查、考勤、期末成绩、奖学金等都属于外部动机。如何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几乎所有教育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调动学生内部动机时,教师可以将新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他们探究事情真相。例如,在讲到微管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秋水仙素可以作为化疗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秋水仙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注重培养学生内部动机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外部积极的影响,无形的外在奖励(如口头的、社会的)较有形的奖励能产生更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师应该更多地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在他没有期待的时候给与精神上的鼓励,而这种鼓励,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形成正面的内部评价。那么这种外部动机就能最好地转化为内部动机。

2.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动机对于问题解决的影响取决于动机的强度。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2]。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教师在准备问题之前,要事先了解学生的起点以及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设置问题难度,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和思考。例如在开始学习肿瘤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细胞增殖、染色体畸变、DNA复制等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引出肿瘤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3.利用迁移规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3]。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找到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或相似性[4]。迁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例如在讲解低温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冬天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破裂为例,引导学生对物理上的密度公式、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的回顾,并进一步了解低温时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变化。

4.充分利用色彩调动学习兴趣

色彩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引起的,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并且能产生心理联想效应[5]。如绿色和大自然与植物紧密相关,橄榄绿则更显平和,而淡绿色可以给人一种清爽的春天的感觉。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心理学有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多使用一些色彩鲜明的辅助教学工具,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色彩丰富的模型;彩色的绘图板书等等。例如,在讲解心脏结构时,使用彩色的心脏模型,心房、心室、动脉、静脉等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更好。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装饰教室,营造好的学习空间,如淡蓝色的教室墙壁颜色能形成安静的空间,灰褐色和桃红色等暖色调能提供放松气氛,因此能让学习者更专注,提高学习效率等。

5.适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并且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6]。因此,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在上课时,对于重点知识教师一定要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并且通过布置作业、思考题让学生对内容进行巩固学习。讲授新内容之前,有目的地复习上节课重点或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当学完一章内容时,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测验,使学生经常回忆学过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由以上分析可见,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能对生物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除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的知识,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郭莉.促进学前教师队伍合理流动的制度思考——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1):220-223.

[2]孟瑜.遵循激发教师动机的科学规律[J].江西教育,2016(25):32.

[3]赵楠,李海静,陈慧珍.学习迁移策略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6,41(11):30.

[4]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57-263.

[5]魏佳.色彩心理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3(1):62-63.

[6]施小明,王娟玲.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的实践教学组织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