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书(自贡市自流井区妇幼保健院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1年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比较,2010年采用常规护理,2011年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2011年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效果优于2011年,焦虑和疼痛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增强麻醉效果,有利于减轻手术者疼痛和焦虑,减轻手术者心理负担和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无痛人流护理干预麻醉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88-01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手术过程虽然短暂,但患者所引起的疼痛不适会导致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我们对2011年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早孕,自愿接受丙泊酚无痛人流的患者200例;2011年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早孕,自愿接受丙泊酚无痛人流的患者228例。年龄18~35岁,平均25.1岁,体重45~60kg,平均52.1kg,停经40~70d,平均53.3d。麻醉用药均为丙泊酚,麻醉方法及手术方法均相同。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2010年对200名无痛人流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内容有术前准备内容、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2011年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参与人员为固定的护士负责。①心理干预,在确定行无痛人流手术前进行。护士应热情,关心体贴患者,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讲解麻醉的方法,此种麻醉的效果,术前准备内容。告诉患者护士会陪护手术全过程,有何不适和需要随时提出和满足要求。要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和鼓励表达内心感受,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消除思想顾虑,解除紧张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手术。②术前解释,详细介绍人流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方法步骤,麻醉方法步骤,此麻醉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术前心理放松会使麻醉效果更好,手术会更加顺利。③术中护理。介绍手术经过,协助取合适体位,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减轻紧张心情的方法,指导深呼吸,全身放松等术中配合方法,以取得配合,使手术顺利实施。术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和镇痛效果,行心电监护。④术后健康指导。告诉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下腹疼痛,阴道出血等。告知如腹痛剧烈,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应及时就诊。术后注意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持外阴部清洁,1个月内禁盆浴,禁性生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评价方法
麻醉效果。术中安静,对疼痛刺激无反应为优;有肢体轻微扭动,不影响手术为良;肢体剧烈活动,表情痛苦,影响手术为差。
2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的麻醉效果显著提高,2010年没有专门护士进行护理干预麻醉效果优率为79.0%,2011年实行专门护士护理干预后麻醉效果为优上升到98.2%,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麻醉效果的比较
年度例数护理干预数(%)麻醉效果
优(%)良(%)差(%)
20102000(0)158(79.0)42(21.0)0(0)
2011228228(100)224(98.2)4(1.75)0(0)
3讨论
手术对患者身心是一种刺激源,易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患者常有紧张、恐惧、失眠、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手术意外及术后并发症等心理活动[1]。人流术虽然时间短,手术小,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强烈的刺激,导致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而这种心理状态对顺利安全实施手术和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2]。本研究中2011年采用术前心理干预、术前解释、术中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满足患者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调整患者术前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通过两年丙泊酚麻醉药、手术方法量和麻醉效果的比较,麻醉用药、手术方法均相同,2011年采取专人护理干预后麻醉效果显著优于2010年。因此,良好的心理因素和充分的精神准备有助于麻醉药物药效的发挥,起到协同作用,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3]说明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术时,实施护理干预,可增强麻醉效果,减轻手术者疼痛和焦虑,减轻心理负担和痛苦,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朱玉花.术前防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8):17-18
[2]吕秀霞.人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7):90-92
[3]杨小敏,杨一兰,姜雄春等.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