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梅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发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给学生一双会阅读发现的眼晴:一是自读自悟求“发现”;二是质疑争鸣求“发现”;三是比较整合求“发现”;四是实践体验求“发现”;五是想象创新求“发现”。
关键词:给学生;一双;阅读发现;眼晴
教育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新课程中,教师就要给学生一双善于阅读发现的眼睛。笔者采用下法收效显著:
一、自读自悟求“发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促使每一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给预设适度的弹性,有弹性才有鲜活的个性,才有精彩的生成。
如教学《九色鹿》时,笔者给予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研究九色鹿和调达不同的形象特征,突破学习重点。交流中,一个学生把话题“扯”到了很不起眼的乌鸦身上,他认为乌鸦同样值得尊敬。笔者当即肯定了他的发现,并让他谈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兴奋地找到句子回答,在调达带领国王和军队来捉九色鹿时,是乌鸦喊醒了正在熟睡的九色鹿:“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笔者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学生顿时举手如林,有的认为乌鸦助人于危难可爱,调达忘恩负义可耻;有的认为乌鸦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很美,而调达却是个背信弃义的“伪君子”……乌鸦不是课文的主角,学生的提议看似打了一个“边球”,但一个对生命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的闪光点正在这时“擦”出了火花,教师敏锐地捕捉住这瞬间“蹦”出的教育契机,随机调整了预设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歪打正着”,生成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这“擦边球”由于教师的呵护,非但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反而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二、质疑争鸣求“发现”
巴甫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问,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有时,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时,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扶一把。一般笔者从以下几处地方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质疑:
1.针对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多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鲁本的秘密》——鲁本的秘密是什么?他有什么秘密呢?《跳水》——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2.针对课文内容。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讲月亮还是讲船?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小女孩真的坐在月亮上吗?
3.针对不懂的词句。如“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针对词语的选择应用。如“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鲁本的秘密》)为什么用“触动”而不用“摸”?
5.针对重复语句。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为什么要重复说“再见了”?
6.针对句式的选择。如:“再见了,亲人!”为什么不说成“亲人,再见了!”(《再见了,亲人》)
7.针对打比方。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
“字”为什么会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8.针对反义词的应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人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为什么说既焦急又是耐心的呢?这不矛盾吗?
9.针对人物的行为。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扬科只是想看看那把小提琴并不是偷小提琴,为什么被毒打至死呢?
10.针对标点符号。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1.针对时代背景。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12.针对不明白的现象。如“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扬科死了,为什么还要写扬科睁着眼睛呢?
13.针对景物的描写。“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白桦树是不会号叫的,课文为什么说白桦树在不住地号叫呢?扬科死了,为什么还要写那些美好的事物呢?《小音乐家扬科》
14.针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五彩池》一文中,作者写的是四川省的五彩池,为什么第一段要写天上的五彩池呢?。
15.针对课文插图。如第一册《小山羊》第一幅图邻居劝那个人赶快治牙虫,那个人的表情为什么是笑的样子?
16.针对课后总结。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三、比较整合求“发现”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内容或结构上有着相互关联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辩异求同,比较整合,内化知识,学以致用。
如教学浅显易懂的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我打破导读常规,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整合的探究学习:1.这三首古诗为什么编在一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了相同之处:这三首古诗都是写物的,都以物喻人,借物抒情。2.这三首古诗各有什么特色?学生继续探究后交流:写的物体不同,分别是墨梅、竹石、石灰;托物言志的侧重点不同:墨梅重坚贞纯洁的品格,竹石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石灰重无私奉献、清白做人的情操。笔者还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上网查找古今名家赞美梅花或竹子等物体的名诗深入探究,感悟不同的诗人所写的同样之物、所抒的别样情怀,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的能力,实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知识迁移。
四、实践体验求“发现”
语文教学注重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学生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在主动的意义建构中最终形成能力。
可根据教材的实际进行角色扮演:如教学《游园不值》《游子吟》等富于表演情景的课文可以编排小品;教学《奴隶英雄》《将相和》等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表演课本剧;教学《捞铁牛》等有实验性内容的课文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操作,在具体的体验中观察生活,思考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与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有的重点评读课文的精华句段后写读后感,有的编列应用题来证实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的现状,有的创作漫画展示地球今昔不同环境,有的设计宣传画、撰写广告语呼吁人类拯救唯一家园……成果展示中课堂高潮迭起,学生灵气飞扬,一个个富有独到领悟的见解以不同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了。
五、想象创新求“发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充分珍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一文结尾写道:“计算机会越来越‘神’。”“到底怎样‘神’呢?”笔者组织开展“电脑新畅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1.想一想你使用电脑时有没有什么不便之处?你希望电脑具有哪些“特异功能”,给学习、生活带来更多便捷?2.查一查有关资料,编一份《未来电脑》小报;3.读一读《21世纪社会集锦》,写一篇想象作文《我心目中的电脑》;4.画一画“新型的电脑”并展评“新产品”。学生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设计了像手机一样小巧玲珑的无线上网电脑;有的设计了像电视机一样有许多语音输入频道、可供人随意选台的遥控电脑;有的设计了学习不用进课堂的芯片式学生电脑,一个芯片存贮一门学科的知识,只要用电子笔轻轻一点,某册某课的内容就会在屏幕上出现,做的作业则存储进作业专用库里……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给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鼓励“发现”,善于“质疑”,这正是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人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东城大塱学校5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