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岭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寻找美点,让学乐学善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作为教师要学生让充分感受到文本之美、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之美、挖掘学生潜在之美。用美来熏陶学生,用美来唤醒学生。
〔关键词〕课堂美点文本之美氛围之美潜在之美所谓“美点寻踪法”即语文课本上的所选文章都是编者编选的经典作品,它们的美真可谓无处不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品评文章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独特的美,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品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上得以同步提高。
在新课改的旗帜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上有很大进步。尽管如此,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仍然不多,因为我们的绝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对学生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忽视课堂教学中的美点发掘。语文课就犹如一幅陈旧的黑白图片,暗淡而模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去发现美,在教师———文本———学生的三者一体的互动中,让它闪耀着美丽的光辉。
1感受文本之美语文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心怀天下”的情操美,苏轼《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情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结构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语言美……把这些美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展现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无比的享受、无比的喜悦,本身就是一种美。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地去发现、感受作品的美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性美,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生活美,在诵读中饱览作品的自然美,在品味总学习作品的语言美,在阅读中深刻感受作者的人格美。
2创设氛围之美挖掘出作品的美,还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营造谐和的审美氛围,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装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注重美读,以声传情。教师和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文中的人、物、景、情跃出纸面,形成立体思维,从而感受作品的美。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思乡名作,在教学中,先放朗读带,师生共同欣赏专家精彩的诵读;然后再配上音乐,学生自读;再指名朗读,辅以适当的点拨;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把诗歌中的每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陶醉在诗歌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一节课,书声朗朗,此起彼伏,学生情绪高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美读不仅事半功倍,更是美的熏陶!
其次,借音乐影视,为课堂造势。选取相关的影视、音乐据情况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多种感觉,从而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学习《邂逅霍金》时,我播放了关于霍金的相关视频片断,学生感慨于他与不幸命运抗争灵魂;在学习《项链》时,组织全班同学观看莫泊桑笔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在学生心里不再是一个扁平的文字形象,他更是立体的活生生的人……图文结合,声文并举,在欣赏中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最后,展现课堂教学的手段美和教师的语言美。好的课堂手段可以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我们的教学,从而营造美。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时,设计的板书是:课文标题《与朱元思书》和课文总领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加上课文作者“五军”巧妙组合,就似一个信封,这与课文的体裁与主旨相映成趣,求的就是板书美。教师的语言美在课堂是“催化剂”,它能直接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唤醒学生的各种体验。
3发掘潜在之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美,让学生参与到美的发现、美的鉴赏、美的创造中来,那么,这堂课应该不能算是成功的。学生的“美”在于他们富有创造性,富有个性,积聚着智慧。发掘美就是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去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在梳理了《变形记》的情节后,班上有个学生,忽然举起了手,问“老师,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为甲虫?”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顿时乱哄哄的,每一个学生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各抒己见,在表扬了这位同学敢想敢问的品质同时,把这个问题抛个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多种结论,有的说“工作压力大造成的。”有的说“人际关系的冷漠造成的。”有的说“是人性的丧失造成的。”更有同学说:“是那个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产物。就像孔乙己就是封建科举制度造就的异形人。”我为学生的精彩纷呈而叫好。这时另外一位同学又发出质疑:“为什么让人物变成甲虫,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我接过话题说:“对呀!我也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来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于是班级内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在阐述着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甲虫则是行动缓慢的,作者刻意安排的,相比较于快节奏的现实生活。”“甲虫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追求的一种理想。”“甲虫之有‘甲’,是格下意识的防范心理起的作用,也是现代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壁垒。”“甲虫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不堪生活重负的特征。”学生能有这样的思考深度真是让我既吃惊又大开眼界,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潜力,只不过看我们怎么去发掘它而已。
要想发掘学生的美,教师要做到三点:首先要构建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其次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是一个“点拨者”的角色;最后就是要相信学生,信任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即使今天不行,明天也许他们会创造奇迹。
参考文献1周湘浙等.课堂教学艺术新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72何文禹.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9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一、二卷)[J].漓江出版社,1995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