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第十小学)
课题名称:2030健康中国视角下武清区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KT-【十三五】-014-gh-1805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体育课越发强调“健康性”以及运动方式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过度安全保护模式的课堂,按部就班表面枯燥乏味的呆板课堂和表面光鲜实则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华而不实的课堂等。因此在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较多的时代,很多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太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弊端分析,尝试性探索小学体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传统;体育教学;弊端;新模式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现如今学校体育课的现状不大令人满意,社会的进步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着力于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准备活动-教师讲解师范-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进行练习-优秀学生展示-教师讲评本次课,在这种“三段论”的教学模式下,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处于被保护被关注被动的局面,加上社会各界强调安全的敏感度上升,教师过度性的保护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体质因素,过于精细的传授运动技术而被运动技术所束缚,忽略了身心和谐发展,这与“健康第一”的总目标是向背离的,使得体育课越发显得枯燥无味,使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本应该有的锻炼,很多课堂出现了“花”而不实现象,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基本模式、新途径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如何改变现在体育课呆板,单调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得到真正的锻炼是当前值得探究的热门课题。
2.研究对象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小学学生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图书室和网络平台搜集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有关资料,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
3.2实验法
在我校选出同年级的两个班分别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所述模式授课进行实验。
3.3访谈法
授课后抽取部分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课后感受。
3.4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普通班授课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有利于改革教学模式新背景
1.1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体育教学目标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简要描述,它含有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及方式。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稳定性、优越性和可操作性,正确地选择应用,可使教学活动循之有法,行之有据。
1.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阶段。
1.2.1应试教育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学校体育知识体系的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和体育关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样样都传授,大多是以简单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完成任务的主要目标,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群体活动,使教学中出现层次感强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一味使学生成为“标准件”使教学课堂中出现抵触情绪,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影响教学效果。这种“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不利于终身体育这一目标的实现。
1.2.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1.3新课程改革后有利于发展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目标是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的依据。体育课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途径及操作程序,但现今的教学模式不能表现出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因此,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体育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并为完成目标的任务,对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需要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体现某些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教学程序。
2.探索与经验
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想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老师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无定法”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体育教师需要在教育思想、教师角色、学习意识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做出调整和转变。
2.1“自助餐式”体育教学模式
打破原有以年级班级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们分工合作,制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特别是低年级必要时要制作适合该学龄的简易器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水平和自身身体情况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在此活动期间,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活动安全和引导,间接进行知识渗透,待锻炼初显成效后,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自主选择和自己所选兴趣项目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其他项目进行整合创新,开发学生的思维,以兴趣项目带动其主动思考主动练习的局面。
2.2加强网络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互补性。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内容丰富,共享资源,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节约很多时间。小学阶段的孩子虽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时注意力都还不够集中,往往在体育课堂中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动他们,但互联网是现代孩子们最为感兴趣的东西,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将孩子要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自身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突出重点的有意放大化,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重点在哪里及时调整。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捕捉同学们运动的视频资料,将其运动的视频资料和所制作的课件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行分析,这样得出的结果让学生更便于接受和记忆深刻,而且还可保留下自己的影视资料。
三.结论与建议:
3.1新模式的教育观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学有所长,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3.2新模式下,要求教师要有足够强大的专业知识,教学组织能力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充电,多方面的加强学习。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下的多种小学体育教学新模式,以增强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3根据不同的学校特点,不同的教学任务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选择与借鉴适合学校和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4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应该符合现今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理论依据,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实施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辛增芬,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体育教学,2004,6.
[2]胡海鹰,从体育教学模式谈体育课的教学规范[J].贵州体育科技,2001,1:33-36.
[3]杭兰平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实现体育课程多目标的研究与实践[N].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29(7):964-966.
[4]张芹,从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J].科学文汇旬刊,2009(7):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