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寻甸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寻甸655200
摘要:目的:对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为9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干预组存在显著优势(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与参照组的78.26%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血小板指标,且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应用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后引发了动脉血管腔狭窄或堵塞,进而致使患者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等病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及心悸等,严重者还会伴有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是方式为药物治疗,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当然,药物治疗是所有临床干预的前提[1]。本文就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选取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在下文中进行整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为9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6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不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脑卒中及精神疾病等,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已报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均符合。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47岁,平均年龄为(59.03±6.42)岁;干预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48岁,平均年龄为(59.78±6.73)岁。为确保组间对比的可行性,已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P>0.05,组间对比可行性高。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使用的药物如下:①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3021574),每次0.25-0.5mg,于舌下含服,含服后5min如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则可以再含服1片,15min内最多含服3片,如仍症状未见好转,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②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每次50-100mg,每日2次,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但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400mg。③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79),每次30mg,每日1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采用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每次75mg,每日1次。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指数;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评价
治疗后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并发症为显效;治疗后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未出现并发症为有效;治疗后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参考性,需以SPSS21.0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而(x±s)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若有检验值P<0.05,即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对比
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干预组存在显著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x±s)
2.2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与参照组的78.26%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例,%)
3.讨论
冠心病虽然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但随着病程进展,其极有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病变,患者的四肢动脉可能出现血栓,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常常采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而抗血小板药物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2]。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减小患者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对凝血酶的形成与释放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将抗血小板药物与常规治疗结合,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也可用作维持性治疗[3]。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干预组存在显著优势(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与参照组的78.26%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
综上所述,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血小板指标,且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仇昌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7(4):103-104.
[2]杨宏蕊.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11):76-76.
[3]史娟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v.16(22):74-75.
作者简介:黄琼芳出生于1976年9月18日,籍贯:云南寻甸,民族:汉族,职称:内科主治医师,学历:大学本科,主要工作:从事内科诊疗工作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