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机械;维修效果;有效途径
1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机械设备重使用轻保养
我们经常会受到不少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都只考虑一项工作,那就是工程的进度,工程完工的快,自己也能尽快赚到钱,但是这样做有时候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还会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不关心和维护机械设备造成的,只是一味的使用机械设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施工的人员只是为了满足上面领导的安排,为了尽快让工程完工而工作的,就根本没有对设备进行必要性和常规性的维护和保养,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不是一点半点的事情了,而是大面积的维修工作,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更换大量的部件才能彻底解决,不仅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对维修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1.2维修基础设备不到位
一般来说,施工机械设备越是先进,其对维修养护方面的要求就越为严格。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设备维护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责任感急剧匮乏,对设备的了解程度不够高,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往往摸不着头脑,无法做好本职工作。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是对维修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对保养的技术和手段也有着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只有先进的保养手段才能让先进的机械设备发挥正常的功能。但是在我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花重金买进的机械设备,维修单位也仅仅是投入一丁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维护和保养,但是这些对于先进的机械设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迫降低工作效率,老化现象也十分的严重,而一旦在运行的时候发生故障就必须停止作业进行维修,直接耽误施工的顺利开展。
1.3设备维修人员没有较高的素质水平
机械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很多建筑企业,设备维修人员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非常低,不能满足职业素养要求,有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对机械进行检测和维修。还有很多维修人员是建筑企业从内部挑选出来的。这样维修人员就没有统一的技术水平,对维修程序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引起故障的原因,同时对机械的理论知识了解也不是非常清楚,没有熟练的维修经验。
2维修要点
2.1建立现场维修管理组织机构
建筑企业应在项目现场建立并完善维修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实情合理安排建筑机械的维修保养,保证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当一次或连续使用设备时间较长时,应做好使用前的检查维护,可在施工现场设临时维修点,配备必要的零部件及维修机具,方便故障维修或应急抢修。当一次或连续使用设备时间不长,而设备能撤离或替换时,可在固定的维修场所如修理车间进行维修保养,以满足工程需要。
2.2做好设备维修计划
在编制维修计划时,应结合设备产地来源、性能特点、使用状况、使用年限、施工进度等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筹划。如核电站等施工周期长的大型工程项目,一般由设备主管部门,在上年末做好下一年度的设备大中修计划,包括设备类型、名称、型号、数量、计划修理范围及时间、更换配件型号数量及计划单价、总的维修费用等,所有这些都须按要求准确预测制表并依据管理流程进行报批,待审核批准后按计划实施。
2.3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力求提高修理效率
高效的修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单机修理法,其特点是需要修理的机型较复杂、修理时间长且维修质量难以保证,而修理单位修理任务不足及维修技术力量较薄弱,可暂且使用该修理方法。二是总成互换修理法,其特点是同类型设备装备较多,零部件通用性强,易购且库存充足,修理的层次较简洁,维修换件的速度快、时间短,因此建筑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都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加强建筑机械维修的专业化,减少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建筑机械维修效果途径
3.1选择使用新技术
建筑机械维修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很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不仅提高了机械维修的效率,同时还保证了机械维修的质量,建筑维修人员应该时刻注意新技术的发展,并且不断的改进原有的新技术,以使机械维修效果更佳。首先,选择使用最新的零部件,最新生产的机械零部件性能能够有所保证,因此如果原有的零部件出现了故障,尽量选择使用新的零部件,尤其是利用新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零部件,不仅性能能够保证,使用寿命相对来说也比较长;其次,制定现代化的维修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专业分工制度,以使维修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漏维修的情况;最后,选择使用先进的维修设备,维修设备性能越高,其维修的效果也就越高,这样既能够缩短维修的时间,也能够减少维修成本,并且提高机械设备维修之后的整体性能。
3.2采用维修管理方式
维修管理方式的选定,主要结合具体的维修管理模式,即维修管理模式不同,维修管理方式也应灵活应用。作者认为机械设备在维修管理之前,需要借助检测技术,准确找出故障点,然后在计划周期内维修,譬如对于突发故障的机械,要采用应急诊断、互换修理、元件修复等现场抢修手段,以及配用、焊接、捆绑等临时性修理方法。实践证明,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引用已是势在必行,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维修管理人员应该秉着与时俱进的态度,掌握更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机械维修管理工作。
3.3建立详细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系统
制定维护文件系统施工机械管理保存每个机械设备类型的安排的时候,键入,采集、时间和频率的维修信息监测的使用与维护管理指导。这些技术参数必须与在中建立的设备购买的做“力学的文件”,具体的人员的所有文件归类数据管理、归档、机械明确的“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在数据上,打造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系统洁净,缩短维修信息查询步骤和降低成本的维修管理的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3.4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养
在施工过程中维修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将对设备使用效率起到重要影响。所以,维修人员一定要学习先进的维修技术,能够牢固的掌握机械设备结构、功能、养护方案等。除此之外,建筑企业一定要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养,例如:开展技术交流会、技术座谈会和技术培训班等,让维修人员可以随时接触到新的维修技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促进建筑机械维修效果提升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要对建筑机械出现的问题进行防护之外,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维修人员队伍,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维修手段,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诊断技术,来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筑企业应对建筑机械维修给予足够的重视,组建出专业维修的团队,以此来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崇高.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7):187.
[2]徐童年.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5(06):254.
[3]朱建新.浅谈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