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乡卫生院150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使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行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经奥美拉唑治疗后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经雷贝拉唑治疗后总有效率91.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17);对照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538),而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雷内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隶属于消化道疾病,即十二指肠、胃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中所引发的食管炎性病变,内镜下观察时通常可见食管黏膜存在破损现象,即溃疡或者糜烂。该病临床上主要有烧心、咽部异物、反酸以及胸骨后痛等表现,近年来患病人群在逐渐扩大,对人们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故而需采取积极措施对其予以治疗。本文为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现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心肝肾疾病、食管狭窄以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5例行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在61~79岁,平均(69.6±4.6)岁;内镜检查级别:4例A级,25例B级,13例C级,3例D级。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在60~81岁,平均(71.4±4.2)岁;内镜检查级别:5例A级,26例B级,11例C级,3例D级。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108)治疗,20mg/d,于早上口服,2次/d,疗程为7d×8。观察组行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40916)治疗,10mg/d,于早上口服,2次/d,疗程为7d×8。而后对两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定期对血常规、便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予以检查。
1.3疗效判定标准将临床表现作为参考指标,症状程度可分为4级。0级为无感觉;I级为感觉不明显;II级为症状较明显,但是不会对日常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III级为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症状未全部消失,但是改善在2个等级以上;有效:症状改善1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变。
内镜下疗效:参考烟台会议标准,同样有4级。痊愈:内镜下检查时发现黏膜炎症消失;显效:黏膜炎症改善明显,高于2个等级;有效:粘膜炎症有所好转,为1个等级;无效:治疗前后无任何改变。
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2.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对照组经奥美拉唑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经雷贝拉唑治疗后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17)。
2.2两组内镜疗效对比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0.0%;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538)。
2.3不良反应对比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等功能予以常规检查后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后引发,一般情况下胃酸只在胃中存在,当其流至食管后会产生刺激,继而出现胸痛或者烧心症状。该病多于餐后发生,因为餐后食管括约肌张力下降或者食管压力小于胃内压力,因此胃中内容物更易出现反流现象。若食管黏膜长时间受到胃内容物的刺激,特别是食壁下段黏膜则会引发炎症,临床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为胃酸反流与食管黏膜暴露。广义上而言,妊娠呕吐或者其他原因的呕吐、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以及胃管和三腔管长期放置等均会引发胃食管反流,继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病率也会逐渐提升,一般而言高峰期为40~60岁。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关联于抗反流屏障改变[1]: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胃食管交界处所拥有的解剖结构会产生相应改变;老年人由于合并疾病较多,故而多数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者硝酸酯类药物,导致下段括约肌逐渐松弛。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存在花费时间长、效果不明显以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当前治疗该病主要目标为对胃酸进行抑制以减少反流现象,而使用较多的为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为第1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由S型、R型光学异构体组成,同时细胞色素中的P450具有多态性,可有效将酶CYP2C19代谢表达出来,具有个体差异明显以及抑酸时效果缺乏稳定性的缺点。雷贝拉唑则不同于奥美拉唑,只由S型光学异构体组成,较少进行CYP2C19代谢,多为CYP3A4代谢,为非酶途径,故而较少受到基因多态性(主要来源于CYP2C19)的影响,具有较小的个体差异,同时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更少。相较于奥美拉唑,口服后有较低的肝脏首过效应,而血浓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高,故而壁细胞中的有效成分也更多,可快速起效,24h内有更优良的抑酸效果。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在第1d的最大抑酸效果为42%,胃内pH超过3的百分比为37%,而雷贝拉唑则分别为88%与55%[2],由此可见使用雷贝拉唑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由于药物之间有更少的相互作用,故而更适宜老年人使用。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经奥美拉唑治疗后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经雷贝拉唑治疗后总有效率91.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17),与颜兆寰[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对照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538),与管正鼎[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而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内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璐.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4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712-2713.
[2]史秋香,李晓华.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649-650.
[3]颜兆寰,李庭赞,周烨,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比较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7):821-822.
[4]管正鼎.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