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强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322000
摘要笔者针对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更有效,做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有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要让小学信息技术课更有效,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更有效。
一、精心准备是课堂有效的前提
信息学科的教学环境比别的学科要求更高,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等方面构成。硬件环境包括标准的多媒体网络机房,计算机的故障率较低,内外网连接都要很流畅。所以信息老师课前对计算机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次上课前把所有学生计算机开好,有条件的话最好要有1-2台备用计算机。信息老师要对机房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都必须十分熟悉,发生故障后要立即能判断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软件环境方面一是要在多媒体网络课室安装多媒体教学电子教室软件,教师便于展示与示范操作教学和了解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在评讲和示范时更有针对性。二是要每一台机器上安装好系统软件环境和教学需要的软件程序,设置好相关参数逐台调试确保能正常使用,做好防杀病毒工作等,避免意外和不必要的麻烦。三是对程序的使用和上网可以作一些技术上的必要的限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技教学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优秀作品范例,大量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需要用相应网站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学生平时注意收集积累和整理存放。对一些教学必备的资源可放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用做个虚拟目录或FPT等给学生自由浏览。教师要善于自己制作信息教学所需的优秀素材资源,并按需要在课前分发到学生机中。
二、巧设任务是课堂有效的关键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当前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均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实践性,特别适合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符合信息技术课程层次性和操作性的教学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能吸引学生,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解决问题。巧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性和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布置任务让每个同学在母亲节给自己的妈妈发一封感谢信;进行Word的综合练习,可以让每个同学设计一份班级小报;教学PPT,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份精美的贺卡等。这些任务的提出,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学习“文字处理Word”这一内容时,总的任务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制作一份精美的班级电子小报,在本章的四个小节里分别完成一个较小的任务:①认识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②对输入的文字、输入的对象进行各种排版设置;③Word的图形操作;④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所有小任务完成后,总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抓住契机是课堂有效的亮点
课堂有预设,更有生成,关注生成,才能创造精彩,关注生成,才能抓住契机,让课堂充满闪光的亮点。例如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调整教学思路,巧妙地将学生的错误及时转换成教学资源,将错误幻化成美丽,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我的做法有: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整齐的教学楼》一课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对画的图不满意或者画错时都用橡皮工具在擦,废时废力。我就趁机问:“象这样画错或画不好时有什么办法来修改呢?用橡皮工具擦有什么缺点呢?”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太麻烦,容易把画的好的也擦掉了,要很小心操作鼠标。有的学生提出用“清除图象”命令,我首先肯定他对前面知识学习的好,接着又问:“清除图象命令又有什么缺点呢?”“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把画错的地方又快又省力的擦掉呢?画图里有这个功能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按鼠标去搜寻了或者去看书了。
四、重视整合是课堂有效的保障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对很多学科都是有利的。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多学科资源,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是很好的发展。开展此类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理解其用途和价值。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联系自己使用信息技术的感受和经验,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在学习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借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PT课件和精美的电子报刊作品,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学习上的作用,再借“世博会”举行之际,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个以“我爱世博会”为主题的PPT,要求图文并茂,然后把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上网或其它途径获取更多的“世博会”信息,更全面地了解世博会,当然学生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是他们平时课堂练习中从未碰到过的,在探索、解决问题中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幻灯片制作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使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时,我利用“嫦娥二号”飞天的消息,号召学生为中国航天技术宣传出把力,让学生制作一个宣传“嫦娥二号”的电子板报,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关于“嫦娥二号”和中国航天历史的一些资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把自己对“嫦娥二号”和祖国航天发展的感情表达出来。学生不仅做到了完成出色的作品,而且再次体会了嫦娥奔月的激情,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就。在学习发送电子邮件时,正值元旦即将到来之际,网易邮箱推出了发送贺卡的功能,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给同学或老师发送贺卡,由于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对此非常愿意尝试,互相发送贺卡,传递祝福,这样不仅知道了利用互联网上的便利资源,而且增加了同学、师生之间的友谊。
总之,通过关注教学准备、教学任务预设、教学生成和课程整合四个方面,巧妙地发挥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引领作用,将会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更有效。当然,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有效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