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民间艺术之四平调考察记录(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范县民间艺术之四平调考察记录(一)

辛肖利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2006年,范县四平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范县四平调剧团。崔太先、张绪斌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成立了范县四平调艺术学校,培养四平调学员,使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目前,四平调剧团仍活跃在范县城乡和中原大地。本文意在做成一个连续的考察报告(或记录),以使读者能关注并研究范县四平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关键词:范县民间艺术四平调

一、范县四平调剧团简介

范县四平调剧团的前身是山东省菏泽县二区曹楼高火神庙村四平调科班。1949年冬,河南省商丘四平调剧团在当地演唱,由于唱腔优美,通俗易懂,博得广大观众爱好,看完之后琢磨唱腔特点及发音要领,相互传唱,形成一股四平调热。1950年春便由王德明、高领袖二人为主创办此班。学员全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人称“小孩班”。1951年春开始演出,但效果不佳,同年秋,河南省曲剧来菏泽后,高领袖卖地八亩,恳求该团连请玉留“小孩班”任教。三月后陆续排出《四进士》《莲花盏》等五个剧目。在菏泽、郓城、东明、鄄城、巨野、定陶等地演出,此班获得声誉。1952年与菏泽五区刘楼豫剧班合并,改名“刘楼四平班”。1953年7月范县人民政府接受,命名为“范县四平调剧团”;1959年前后所演的剧目《枫落地》、《梅香》、《盘夫索夫》、《站柜台》均被山东省视为优秀剧目,并被省电台录音播放。1965年在河南省现代戏调演中,自编剧目<扒瓜园》被评为优秀剧目,后参加中南局调演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剧目唱红了大黄河两岸,唱红了中原大地。1974年,自编剧目<红小兵>被河南电台录象。“文化大革命”末期,开放古装戏,排出了《小刀会》、《三打白骨精》、《杨门女将》等剧目。1983年元月,在河南青年演员会演中,《杨八姐盗刀》选场获集体奖。1986年底,有演职员60人,为全民性质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01年,河南省农村题材戏曲大赛中参加的小戏曲<生日泪>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2003年,四平调小戏<母亲>参加河南省第八届戏曲、曲艺、小品大赛获金奖。该剧目又被评为2004年河南省“群星奖”。

近年来,由于戏曲及发展不景气,范县四平调剧团已名存实亡,大部分演员已调出剧团,仅存留的演员已年龄偏高,不能从事演出。范县县委、政府对目前状况非常重视,决定自2005年每年拨款10万元,用三年的时间重新培养一批四平调学员,以抢救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解决四平调剧种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范县四平调的传承人简介

1.崔太先

男,汉族,1965年生,演员、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濮阳市戏曲协会副主席,出生在范县张庄乡崔楼。1975年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濮阳市艺校,1988年任范县四平调剧团团长,2002年任范县文体局副局长,2008年任范县文联主席。他在濮阳市艺术学校,在刘慧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主攻老生兼小生。主要演出的剧目有《杨八姐智取金刀》、《李世民挂玉带》、《桃花仙子》、《王宝钏》等。先后获得河南省青年汇演个人一等奖,1989年企业汇演个人一等奖,河南省第七届戏曲大赛一等奖,第八届个人金奖,中国戏剧节个人贡献奖等众多奖项。2008年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张绪斌

男,汉族,1962年生,山东莘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濮阳市音协理事,1962年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现任范县文化馆馆长兼“非保”中心主任,四平调艺术团团长。1975年参加工作,1989年毕业于河南省安阳戏曲学校。河南省音协会员,濮阳市音协理事,范县音协主席,戏协理事。现任范县文化馆业务馆长兼"非保"中心主任。濮城文化馆馆长兼四平调艺术团副团长。主要从事音乐创作、戏曲伴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辅导,音乐培训等工作。在四平调的音乐创作,伴奏,以及高胡、二胡、琵琶、铜管等乐器的授徒,四平调唱腔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较深的造诣。1993年调任文化馆工作至今。参加了连续17年的范县春节文艺晚会和14年的正月十五民间文化表演活动。举办音乐培训班多期,为范县培养了几十名专业音乐人才和大量业余群众文化骨干力量。现大多活跃在范县社会各条战线上。为范县群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首届至2000年在濮阳市两届民乐大赛中均获二胡独奏一等奖和其他多次奖项。2002年创作的《斗鹌鹑》器乐曲在河南第八届民间音舞大赛中获音乐创作金奖。2001年在河南第七届小戏曲大赛中参演的《生日泪》获编剧、作曲、伴奏二等奖。2005年同崔太先、赵宏伟、周满仓等创办了四平调艺术学校任教务主任和音乐老师,招收学生60名,培训三年。2009年参加河南县区剧团汇演获二等奖。2010年4月组织四平调,罗卷戏参加首届河南(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纪念奖.2010年7月带领学生参加第六届省青年戏曲大赛崔诗瑞同学获得三等奖。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前后参加河南省民营剧团汇演,获得演出一等奖。2003年在河南第八届小戏曲大赛中参演的《母亲》获音乐创作、伴奏金奖。2004年小戏曲《黄妮》的音乐创作获得第二届濮阳小戏曲大赛优秀作曲奖、组织奖。2004年小戏曲《母亲》音乐创作还获得河南"群星奖"。2005年8月在河南省第三届艺术论文评选活动中入选论文《戏曲音乐的演唱与伴奏》获得了创作三等奖。2005年12月在首届河南省民间戏剧节演出中获优秀作曲奖和优秀伴奏奖。2005年11月在濮阳市反腐倡廉歌曲创作评选活动中,创作歌曲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2006年在河南第九届小戏曲大赛中四平调小戏曲《杨三九还羊》音乐、伴奏获一等奖。2009年在河南第十届小戏曲大赛中,四平调小戏《选村长》音乐、伴奏获一等奖。2009年度获濮阳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1月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文化厅评为省级先进个人。2009年评为濮阳市优秀中青年人才。2010年被评为范县拔尖人才。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

本次调查只是了解了范县四平调剧团的历史和现实概况以及范县四平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相关信息的考察,还并没有深入进行探讨,希望读者期待接下来的考察报告(或记录)。